生胶混炼胶塑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生胶混炼胶塑性检测是橡胶工业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通过测定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与变形特性评估加工性能。关键指标包括门尼粘度、可塑度及流变参数,需依据GB/T1232.1、ISO289等标准执行。实验室应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及试样制备精度,确保数据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生胶混炼胶塑性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指标:

门尼粘度(ML(1+4)):表征材料在密闭模腔中的剪切流动阻力

威廉氏可塑度(P):反映材料在恒定载荷下的压缩恢复特性

应力松弛速率(K):量化材料形变后应力衰减的动力学过程

焦烧时间(ts):测定混炼胶早期硫化起始点

流动指数(MFI):评估材料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特性

检测范围

材料类别 适用牌号 应用领域
天然橡胶(NR) SMR20/TSR20/SCR5 轮胎胎面/减震元件
丁苯橡胶(SBR) SBR1502/1712 输送带/鞋底材料
顺丁橡胶(BR) BR9000/BR01 高弹性制品
丁腈橡胶(NBR) NBR3305/3345 密封件/耐油制品

检测方法

门尼粘度测定法(GB/T 1232.1-2016)

试样制备:直径38mm×厚度5mm圆片

测试条件:100℃预热1min+转子转动4min

数据采集:记录扭矩稳定值(ML)及焦烧时间(ts5)

威廉可塑度试验法(ISO 2007:2007)

试样规格:直径16mm×高度10mm圆柱体

测试程序:70℃预热3min→施载49N→保持3min→卸载恢复3min

结果计算:P=(h0-h2)/(h0+h1)×100%

毛细管流变法(ASTM D5099-08)

设备参数:L/D=40:1毛细管模具

温度范围:80-160℃梯度测试

数据分析:绘制剪切速率-黏度曲线

动态力学分析法(ISO 6721-10:2015)

频率扫描:0.1-100Hz线性扫描

应变控制:0.1%-10%振幅变化

特征提取:储能模量G'与损耗因子tanδ谱图分析

检测仪器

MV-3000型门尼粘度计

- 温度控制精度±0.3℃

- 转子转速2±0.02r/min

- 扭矩量程0-200N·m

- 数据采样率100Hz

PL-200A可塑度测试仪

- 压力加载范围0-500N

- 位移分辨率0.001mm

- 温控系统70±1℃

- 自动计时装置误差<0.1s/min

CRF-500毛细管流变仪

- 最大压力50MPa

- L/D比10:1至40:1可选

- 温度梯度控制±0.5℃

- Bagley校正功能模块集成化设计

DMA Q8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 频率范围0.001-1000Hz

- 力值分辨率0.0001N

- TTS时温等效软件包

- MultiWave多频扫描模式支持三维谱图构建

MST-2023焦烧分析系统

- tsx自动判定算法(x=5/35)

- ML上升斜率实时监控

- ISO/GB/ASTM多标准模式切换

- PT100级温度传感器配置双冗余校准通道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