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室采光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福建省教室采光检测需依据《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等规范开展系统性评估。核心检测项目涵盖照度均匀度、眩光指数、光源色温及显色性等指标,重点关注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协同效果。通过科学布点与仪器测量保障数据客观性,为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教室采光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指标:

桌面照度及均匀度:测量学生课桌面最小照度值及照度均匀度系数(U0),要求主采光方向均匀度≥0.7

黑板垂直照度:评估黑板面平均照度及均匀度分布特征

窗地面积比:计算直接天然采光侧窗洞口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

采光系数:通过室内外照度同步测量计算临界照度时的室内天然光照度水平

光源频闪效应:采用频闪测试仪量化人工照明光源的波动深度参数

显色指数(Ra):测定人工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还原能力

检测范围

福建省辖区内的基础教育场所均纳入检测范畴:

区域覆盖:福州、厦门、泉州等9个地级市的城区与乡镇学校

建筑类型:单侧采光/双侧采光教室、阶梯教室及专用功能教室

学段划分: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及中学教室

特殊场景: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智慧教室及视力障碍学生专用教室

时间维度:晴天全云天条件下的自然采光测量及夜间人工照明评估

检测方法

执行GB/T 5699-2017《天然采光测量方法》与GB/T 5700-2008《人工照明测量方法》:

网格布点法:将教室划分为2m×2m网格单元,中心点距地面0.75m处设置测点

动态监测法:使用连续记录式照度计采集上午9:00-11:00时段数据变化曲线

对比分析法:同步测量相邻未遮挡区域室外水平面照度计算采光系数值(C=En/Ew×100%)

三维建模法:采用DIALux软件建立教室三维模型进行光学仿真验证

眩光评估法:通过统一眩光指数公式UGR=8lg[0.25/Lb·Σ(L²·ω/P²)]量化眩光强度等级

检测仪器

主要使用经计量认证的Ⅱ级精度设备:

数字式照度计:TES-1339型(量程0.1-200,000lx)用于平面照度测量

光谱辐射计:CL-500A可同步测定色温(CCT)、显色指数及光谱功率分布

频闪分析仪:LS-160配备光电探头可捕捉≥100Hz的频闪波形变化

三维测光系统:GL Optic Sphere LED实现空间光分布特性测试

气象参数仪:Kestrel 5500记录室外温度、湿度及大气透射率参数

激光测距仪:Leica DISTO D5精确测量教室空间尺寸参数误差≤1mm/m


























.note{color:#666;font-size:0.9em;margin-top:20px}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CSA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