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样法面料强力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6  

抓样法面料强力检测是评估织物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主要测定拉伸强力、断裂伸长率等关键指标。检测依据GB/T3923.1、ISO13934-1等标准执行,适用于机织、针织及非织造材料。需严格控制试样尺寸、夹持间距与拉伸速度,确保数据可比性及重复性精度≤2%,满足纺织产品品质控制与合规性验证需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抓样法面料强力检测涵盖四大核心指标:

拉伸强力:测定试样在轴向拉伸下最大断裂强力值(单位:N),反映材料抗拉强度

断裂伸长率:记录试样断裂时伸长量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表征材料延展性

撕破强力:采用梯形法测定单舌撕裂过程中的最大载荷(N),评估抗撕裂能力

接缝滑移:测量接缝处纱线滑移量(mm)及滑移强力(N),评价缝制工艺质量

各项目测试需严格遵循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规定的温湿度条件(20±2℃,65±4%RH),试样预处理时间≥24h。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下材料类别:

材料类型克重范围(g/m²)典型应用领域
机织物50-800服装面料、工业帆布、过滤材料
针织物80-600运动服饰、医疗绷带、装饰织物
非织造布10-500卫生材料、土工布、汽车内饰
复合材料100-1500防护装备、航空航天材料、建筑膜材

特殊涂层或层压织物需按ISO 9073-3标准进行预处理后测试。弹性织物应增加定伸长弹性回复率测试。

检测方法

标准操作流程包括六个阶段:

试样制备:沿经纬向各裁取5组有效试样,尺寸(200±1)mm×50±0.5mm,剔除距布边10%幅宽区域

夹持设置:采用气动平口夹具,夹持面加装细砂纸或橡胶垫片防止滑移,初始夹距设定为100±1mm

参数设定:拉伸速度按标准分级控制(常规织物100mm/min±10%,高强材料可调至500mm/min)

预张力施加:根据试样单位面积质量选择砝码(≤200g/m²用2N,>200g/m²用5N)消除自然皱褶

测试执行:启动试验机直至试样完全断裂,自动记录强力-伸长曲线及峰值数据

数据分析:剔除异常值后计算平均值及CV值(要求≤8%),按FZ/T 01128进行结果修约

检测仪器

关键设备技术规范如下:

万能材料试验机

量程范围:0.5kN-50kN(根据材料强度选配)

精度等级:0.5级(示值误差≤±0.5%)

位移分辨率:0.01mm

气动夹具系统

夹持力范围:0-1500N可调(带压力表显示)

夹面尺寸:25mm×50mm(标配)或定制尺寸

防滑处理:碳化钨涂层/橡胶衬垫可选配

伸长率测量装置

接触式引伸计:标距25/50/100mm可选(精度±0.1mm)

非接触视频引伸计:分辨率1280×1024像素(精度±0.05%)

数据采集系统

采样频率≥1000Hz(满足ASTM D5035要求)

软件功能:实时曲线显示、自动计算统计量、多标准测试模板库

所有仪器须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年度校准(依据JJG 475-2008检定规程),日常使用中需执行开机自检与标准样品验证程序。


注:具体测试方案应根据产品实际用途参照对应行业标准制定(如医用敷料执行YY/T 0729,土工布执行GB/T 15788)。对于各向异性显著的材料需增加取样方向与测试次数。

本文所述方法符合ISO/IEC 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