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茶叶出厂质检方案解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本文针对阳江地区茶叶生产企业的出厂质量检验需求,系统解析现行质检方案的核心要素。重点阐述涵盖感官指标、理化参数及安全指标的检测体系设计原则,明确茶叶产品在农残限量、重金属含量及微生物控制方面的技术规范要求,为生产企业建立标准化质检流程提供专业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阳江茶叶出厂质检方案包含三大类共28项核心指标:

感官品质:外形(条索形态/色泽均匀度)、汤色(澄清度/颜色特征)、香气(类型/持久性)、滋味(鲜爽度/回甘性)、叶底(完整度/柔韧性)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7.0%)、总灰分(≤6.5%)、水浸出物(≥32%)、茶多酚含量(绿茶≥18%,红茶≥9%)、咖啡碱含量(2-4%)

安全指标:铅(≤5mg/kg)、镉(≤1mg/kg)、铬(≤5mg/kg)等重金属;联苯菊酯等56种农药残留;大肠菌群(≤300MPN/100g)、霉菌(≤1000CFU/g)

检测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阳江地区六大茶类出厂检验:

绿茶类:毛尖、炒青等12个地方特色品种

红茶类:英红九号、金萱等8个发酵茶品系

特种茶类:柑普茶、老鹰茶等4种地理标志产品

代用茶:菊花茶、绞股蓝等6种草本制品

采样覆盖生产全流程:鲜叶原料(农残本底值)、初制茶(加工过程污染物)、成品茶(包装前终检)、仓储样(稳定性验证)四个关键节点。

检测方法

指标类别执行标准方法要点
感官审评GB/T 23776-2018专业评茶室环境控制(温度23±2℃/湿度65±5%),采用双盲法评审制度
重金属检测GB 5009.12-2017微波消解前处理结合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
农药残留GB 23200.113-2018QuEChERS前处理配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
微生物检验GB 4789.3-2016MPN法三级发酵培养程序,培养箱温度精度±0.5℃
理化分析GB/T 8305-2013烘箱法测定水分时需控制105℃恒温±1℃误差范围

检测仪器

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配备ECD/NPD双检测器系统,可同时分析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石墨炉双模式切换,铅元素检出限达0.01mg/kg

Thermo 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C18反相色谱柱分离茶多酚组分,紫外检测器波长设定280nm±2nm

Sartorius MA37水分测定仪:卤素灯加热单元配合0.1mg精度天平模块

Millipore微生物检测系统:包含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及菌落计数仪三联动装置

LabTech微波消解仪:40位高通量消解罐配置压力监控系统,消解温度梯度控制±1.5℃

所有仪器设备均需通过CMA计量认证并建立三级校准体系:日常使用前进行零点校准;每周执行标准物质验证;每季度开展第三方机构溯源校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