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通道消防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辅助通道消防检测是保障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重点针对疏散通道、应急照明、防排烟系统等设施进行功能性验证。检测需依据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通过量化数据评估设施合规性、联动响应效率及故障排除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与消防救援的有效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辅助通道消防检测包含六大核心项目:

1. 疏散通道通行能力验证:测量主/辅通道净宽度(≥1.1m)、疏散路径转折角度(≤45°)、障碍物间距(≥0.8m)等参数

2. 应急照明系统性能测试:核查照度值(水平疏散区域≥1.0lx、垂直疏散区域≥5.0lx)、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90分钟)

3. 防烟排烟系统效能评估:测试前室/楼梯间正压值(25-30Pa)、排烟口风速(≤10m/s)、系统启动响应时间(≤30s)

4. 防火分隔设施检验:防火门闭合力(≤80N)、密封条膨胀系数(≥原厚度3倍)、活动式挡烟垂壁下降速度(0.07-0.15m/s)

5. 疏散指示系统功能性验证:标志灯表面亮度(50-300cd/m²)、方向切换响应时间(≤5s)、语音提示声压级(65-85dB)

6. 消防联动控制测试:火灾报警信号触发后应急照明启动延迟(≤5s)、防火卷帘下降高度(距地面1.8m处停滞时间≥3min)

检测范围

检测覆盖四类重点区域:

1. 垂直疏散通道:防烟楼梯间前室、封闭楼梯间、避难层设备间

2. 水平疏散路径:公共走道双向疏散段、安全出口缓冲区域、楼层转换平台

3. 特殊功能空间:超过20m的内走道、地下车库坡道连接处、医疗建筑担架通行区

4. 设备关联区域:排烟风机房、应急照明配电间、防火门监控模块安装点位

其中高层建筑需重点核查避难层辅助通道有效面积(≥0.2㎡/人),地下空间应验证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补风量(≥排烟量50%),医疗场所需额外测试病床转运通道转弯半径(≥1.5m)。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递进式检测流程:

1. 静态参数测量:

- 使用激光测距仪按每20m间距测量通道净宽

- 采用照度计在距地面1m高度进行九点网格法照度测试

- 通过微压差计在防火门两侧测量压差值

2. 动态功能试验:

- 模拟火灾报警触发防排烟系统联动

- 采用风速仪在排烟口中心点测量0.9倍截面风速

- 记录防火卷帘两步降过程的时间节点

3. 极限条件验证:

- 切断主电源后测试应急照明持续时长

- 在85%设计荷载下检验防火门启闭灵活性

- 通过烟雾发生器验证挡烟垂壁密闭性能

所有测试数据需同步记录环境温湿度(15-35℃, RH≤85%),机械动作类项目重复测试不少于3次。

检测仪器

标准配置八类专业设备:

1. 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同步记录压力/照度/风速等参数变化曲线

2. 红外热成像仪:检测电气线路温升异常点(ΔT≥20℃判定故障)

3. 超声波泄漏检测仪:评估防火门密封性能(泄漏量≤25m³/h·m²)

4. 计时精度分析仪:测量系统联动时间偏差(误差≤0.1s)

5. 三维空间扫描仪:建立通道立体模型计算有效通行截面

6. 光谱辐射计:验证应急照明色温符合5700K±300K要求

7. 机械臂测试装置:模拟最大推力150N检验防火门自闭功能

8. 气流可视化系统:采用粒子成像技术分析防烟分区气流组织

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MA认证并定期进行量值溯源,测量扩展不确定度应满足U≤5%(k=2)。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