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铁路运输条件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机制砂作为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骨料材料,其运输条件需满足严格的物理及化学性能指标要求。本文依据GB/T14684-2022《建设用砂》及TB10424-20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重点阐述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等核心参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现场质量控制要点,为保障铁路工程材料运输合规性提供技术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机制砂铁路运输条件检测包含12项核心指标: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石粉含量(MB值)、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氯离子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碱集料反应活性及放射性核素限量。其中压碎指标值需控制在≤25%以内(C60及以上混凝土用砂≤20%),MB值应<1.4g/kg以判定石粉无害性。

特殊环境附加检测包括冻融循环质量损失(严寒地区)和硫酸盐-硫化物含量(盐渍土区域)。对于花岗岩机制砂需增加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控制<5%),石灰岩机制砂应进行碳酸盐分解试验。

检测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粒径0.075-4.75mm的工业制砂产品检测范畴: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尾矿再生等原料生产的机制砂;铁路工程用C15-C80各等级混凝土用砂;隧道衬砌/桥梁桩基/轨道板/声屏障等专项工程用砂。

特殊工况扩展范围包含:长距离运输(>200km)的含水率控制(<3%)、集装箱散装运输的粒度离析度测试(变异系数<15%)、多式联运场景下的抗破碎性验证(转场次数≥3次的压碎值增量≤3%)。

检测方法

颗粒级配采用振动筛分法(方孔筛组):将500g烘干试样置于4.75-0.075mm标准筛组进行机械振筛10min,计算各粒级分计筛余与累计筛余量。石粉含量执行亚甲蓝吸附试验:配制1g/L亚甲蓝溶液进行滴定至色晕持续5min不消失。

压碎指标测定采用压力试验机加载至200kN并保载30s:取粒径2.36-4.75mm试样3000g分三层装入测定仪筒体。碱活性检验按快速砂浆棒法操作:40×40×160mm试件在80℃碱溶液中养护28天测膨胀率。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配置包括:电子天平(精度0.01g)、恒温干燥箱(105±5℃)、振筛机(振幅2mm±0.1)、压力试验机(300kN量程)、亚甲蓝搅拌装置(400±40rpm)、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01-3000μm)。

现场快速检测装备包含:便携式含水率测定仪(微波干燥法)、数字式氯离子测试笔(电极法)、手持式XRF分析仪(放射性元素筛查)。专项设备需配置低温试验箱(-40℃)用于冻融试验、原子吸收光谱仪(重金属元素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