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发泡烟密度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保温发泡烟密度试验检测是评估材料燃烧时烟雾释放特性的关键环节,对建筑防火安全及环保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GB/T8627、ISO5659-2等标准体系,系统阐述烟密度测试的核心项目、适用材料范围、实验方法及仪器配置要求,重点解析光通量衰减率、质量损失率等关键参数的测定逻辑与质量控制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保温发泡材料密度试验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检测指标:

烟密度等级(SDR):量化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遮蔽能力

最大光通量损失率:记录燃烧过程中光通量衰减峰值

质量损失率:测定试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比例

烟气生成速率:计算单位时间内烟雾生成量

CO/CO₂释放浓度: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水平

测试需严格参照GB/T 8627-200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及ISO 5659-2:2017标准要求执行。其中SDR值计算需结合光通量衰减曲线积分面积与标准参考值进行比对分析。

检测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各类闭孔/开孔结构的保温发泡材料:

聚合物基材料:聚氨酯泡沫(PU)、聚苯乙烯泡沫(EPS/XPS)、酚醛泡沫(PF)

复合型材料:橡塑共混发泡体、无机-有机复合发泡材料

功能性材料:阻燃改性发泡体、纳米增强型保温材料

应用领域涵盖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冷库隔热层、管道保温套等场景。试样规格通常为(75±0.5)mm×(75±0.5)mm×(25±0.5)mm立方体或等效体积圆柱体。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流程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样品预处理:在(23±2)℃、(50±5)%RH环境下平衡处理48小时以上

燃烧模式选择: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明火(有焰)或阴燃(无焰)测试模式

光路校准:采用标准滤光片校准光通量测量系统至误差≤±2%

热辐射加载:通过辐射锥施加(25±0.5)kW/m²的热流密度

数据采集周期

气体采样分析

特殊工况下需执行重复性验证试验:同一批次样品至少完成3组平行测试,结果偏差应控制在±15%以内。

检测仪器

完整测试系统需配置以下专业设备:

设备名称技术参数功能说明
烟密度测试箱容积≥0.51m³,内壁黑度≥0.9,温度分辨率±1℃提供密闭燃烧环境与热辐射场
光通量测定系统波长550nm,测量范围0-100%透光率,采样频率10Hz实时监测烟雾遮蔽效应
电子天平精度0.1mg,最大称量200g精确测定试样质量损失率
辐射锥装置输出功率0-50kW/m²可调,控温精度±1%FS提供标准化热辐射源
气体分析模块CO检测限≤5ppm,CO₂分辨率≤10ppm,响应时间<3s量化有毒气体释放水平
数据采集系统16位AD转换,同步通道≥8路,存储容量≥1GB实现多参数同步记录与分析

仪器设备需定期通过NIST可溯源标准物质进行计量校准,其中光通量系统的线性度误差应控制在±1.5%以内。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