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废电池智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07
废电池智能检测通过系统化分析电池的残余性能与安全风险,为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核心检测项目涵盖电化学参数、物理结构完整性及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需结合标准化流程与高精度仪器实现数据采集与建模分析。重点需关注电池类型差异对检测方法的影响,并确保全流程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废电池智能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电化学性能评估、物理结构诊断及化学成分分析。电化学性能评估主要测量剩余容量(mAh)、开路电压(V)、内阻(mΩ)及自放电率(%/月)等关键参数;物理结构诊断涉及壳体完整性检验(裂纹/变形)、电极活性物质脱落率(%)及隔膜渗透性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则重点检测重金属(铅、镉、汞)浓度(ppm)、电解液残留量(mL/kg)及有机溶剂挥发物(VOCs)含量。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锂离子电池(三元/磷酸铁锂)、铅酸蓄电池(AGM/EFB)、镍氢电池等主流类型废电池的标准化评估。具体涵盖消费电子类(手机/笔记本电池容量0.5-10Ah)、动力电池组(电动汽车用20-100kWh模组)及储能系统(梯次利用电池包)。特殊场景包括极端温度环境(-40℃至80℃)存储电池的稳定性评估,以及高循环次数(≥2000次)电池的衰退模式分析。检测方法
采用多维度融合检测技术:电化学工作站执行恒流充放电测试(0.1C-5C倍率)获取容量衰减曲线;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进行元素定量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实现非破坏性内部结构重建;红外热成像系统监测充放电过程温度场分布(精度±0.5℃)。数据处理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容量预测模型(误差≤3%),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识别安全风险等级。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口罩防护性能检测
下一篇:铝渣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