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抗拔力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锚杆抗拔力测试是岩土工程中评估锚固系统承载性能的核心检测项目。本文从专业角度解析检测标准流程与技术要求,重点阐述抗拔力测试的规范操作步骤、关键参数测量方法及仪器选型原则,涵盖建筑工程、交通隧道、边坡支护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质量控制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锚杆抗拔力测试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检测指标:

1. 极限抗拔力测定:通过分级加载方式测得锚杆失效前的最大承载力值,该参数直接反映锚固系统与岩土体间的粘结强度特性。

2. 位移变形量监测:记录各级荷载作用下锚杆头部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数据,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分析锚固体系的变形协调能力。

3. 残余承载力评估:完成极限测试后卸载至初始状态,复测锚杆剩余承载能力以判断结构损伤程度。

4. 蠕变特性分析:在长期持荷状态下观测位移变化速率,评估锚杆在持续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表现。

检测范围

本检测技术适用于以下工程场景:

1. 基坑支护工程:包括地下连续墙锚索系统、土钉墙支护结构中的永久性及临时性锚杆质量验收。

2. 边坡加固工程:涵盖岩石边坡预应力锚杆、土层滑坡治理中的全长粘结型锚杆等防护体系。

3. 隧道支护结构:针对新奥法施工中的系统锚杆、拱顶锁脚锚杆等地下工程支护构件。

4. 建筑基础工程:包含抗浮锚杆、基础加固用微型桩等特殊地基处理措施。

5. 特种结构工程:适用于输电塔基锚固系统、海上平台系泊装置等特殊工况下的锚杆检测。

检测方法

依据GB 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与JGJ/T 182-2009《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主要采用以下测试方法:

1. 静载试验法:分级施加轴向拉力至设计值的1.5倍或出现破坏征兆,每级持荷时间不少于5分钟。该方法可准确测定极限承载力但耗时较长。

2. 循环加载法:按设计荷载的20%为增量进行加载-卸载循环,通过滞回曲线分析锚杆的弹性恢复性能与能量耗散特性。

3. 快速维持荷载法:采用每分钟不超过设计值10%的速率加载至目标值后立即卸载,适用于大批量验收性检测场景。

4. 声波透射法:通过发射接收应力波信号分析锚固段密实度与缺陷位置的非破损检测技术。

检测仪器

标准测试系统由以下关键设备构成:

1. 液压千斤顶系统:输出范围覆盖50kN-3000kN的电动液压泵站配合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组成主加载装置。

2. 荷载测量单元:采用0.5级精度轮辐式荷载传感器或振弦式测力计实时采集轴向拉力数据。

3. 位移监测装置:配置0.01mm分辨率的电子百分表或激光位移计测量锚头位移量。

4.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多通道数据采集仪配合专业分析软件实现荷载-位移曲线的实时绘制与存储。

5. 反力支撑结构:根据现场条件选用钢梁框架式反力架或混凝土承压板构建稳定的加载反力体系。

所有计量器具均需定期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现场操作时需确保反力装置刚度满足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以上要求,位移计安装应避开局部变形区域并设置温度补偿基准点。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