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镜助力管道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潜望镜技术作为管道内部可视化检测的核心手段之一,通过高精度光学成像与实时影像传输系统实现非破坏性检测。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识别管道结构缺陷、沉积物分布及异物侵入等问题,同时满足不同管径与复杂工况下的数据采集需求。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匹配专业分析工具以确保结果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潜望镜检测主要针对以下五类关键项目:

管道内部结构缺陷:包括裂缝、变形、错位、腐蚀穿孔等物理损伤的量化评估

沉积物堆积状态:精确测量淤泥厚度及分布特征并判断结垢程度

异物侵入检测:识别树根穿透、违规穿管等异常侵入物

接口完整性验证:检查橡胶圈位移、砂浆脱落等接口密封失效问题

附属设施状态:评估检查井渗漏、爬梯腐蚀等关联设施工况

检测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以下三类典型场景:

市政排水管网:涵盖DN200-DN1500的混凝土管、HDPE管等地下排水设施

工业压力管道:包括石油化工领域DN150以上金属管道的快速巡检

建筑内部管网:针对竖向排水立管及水平支管的局部缺陷排查

作业环境需满足水位不超过管径1/3且无爆炸性气体存在的安全条件。最大有效检测长度受限于设备线缆长度(常规配置为50米级),适用温度范围为-20℃至60℃。

检测方法

标准化作业流程包含四个关键阶段:

前期准备:采用CCTV检测车进行管段预清洗,确保镜头视野清晰度达标

设备调试:根据管径选择适配器尺寸并校准白平衡参数(色温范围5000-6500K)

影像采集:保持0.1m/s匀速推进并同步记录GPS坐标定位数据

数据分析:运用PCMES专业软件进行缺陷编码(依据GB/T 28946标准)及三维建模

特殊工况处理方案包括:高水位段采用浮力补偿装置维持设备稳定;暗管环境启动红外补光模式(照度不低于50lux);弯头部位执行多角度定点扫描。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模块名称技术规格
摄像头模块200万像素CMOS传感器/120°广角镜头/IP68防护等级
伸缩杆系统碳纤维材质/8节伸缩结构/最大延伸长度6米
控制单元双频GPS定位/三轴电子罗盘/气压计辅助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终端工业级加固平板/支持WIFI6传输协议/续航时间≥8小时

辅助设备配置包含激光测距仪(精度±1mm)、管道机器人联动接口及声呐兼容模块。所有设备均需通过CMA认证的计量机构进行年度校准(依据JJF 1472标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