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验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及质量控制领域。其核心流程包括包被、孵育、洗涤和显色反应等步骤,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结果的重复性与准确性。本文从检测项目选择、样本类型覆盖、标准化操作流程及关键仪器配置四方面系统阐述ELISA验证的技术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ELISA验证主要针对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典型检测项目包括细胞因子(如IL-6、TNF-α)、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病原体特异性抗体(如HIV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浓度测定等。在肿瘤标志物领域可应用于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的早期筛查;在自身免疫疾病诊断中常用于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 对于疫苗研发企业需验证疫苗抗原含量及免疫原性评估;生物制药企业则关注残留宿主细胞蛋白(HCP)和Protein A杂质的痕量检测;食品安全领域可开展过敏原(如花生蛋白)、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分析。特殊项目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β淀粉样蛋白(Aβ42)需采用超敏ELISA方案(灵敏度达pg/mL级)。

检测范围

适用样本涵盖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液、组织裂解液及各类生物制品原液。血清样本需注意溶血/脂血对OD值的影响;细胞培养液需添加蛋白酶抑制剂防止靶蛋白降解;组织样本需标准化均质处理程序。在基质适用性验证中要求回收率控制在80-120%,批内变异系数(CV%)不超过15%。 行业应用覆盖临床检验实验室的传染病筛查(如新冠病毒IgG/IgM双抗联检)、CRO机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PK/PD分析)、疾控中心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如沙门氏菌O抗原)。工业级应用包括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监控(如CHO细胞分泌蛋白动态监测)和医疗器械清洗残留验证(如内毒素LAL替代方法)。

检测方法

标准操作遵循双抗体夹心法(Sandwich ELISA)与竞争抑制法两大体系:前者适用于大分子量抗原(>10kDa),需匹配配对抗体的表位结合域;后者用于小分子半抗原检测(如激素),要求酶标抗原与游离抗原具有等同竞争能力。关键参数优化包括包被浓度棋盘滴定(0.5-10μg/mL梯度测试)、封闭剂选择(BSA/casein比较实验)及显色时间动态监控。 质量控制环节实施三水平质控品平行测试(低/中/高浓度),建立Levey-Jennings质控图监控批间差异。数据判读采用四参数logistic曲线拟合标准品浓度-OD值关系,要求R²≥0.99方可通过曲线验证。对于灰区结果(cut-off值±20%)需进行重复测定或Western blot确证。

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