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变形温度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8  

热变形温度测试是评估材料在受热及负载条件下形变临界点的重要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塑料、复合材料及高分子制品的耐温性能评价。检测需严格遵循ASTMD648、ISO75等标准方法,核心参数包括载荷施加精度(0.45MPa或1.80MPa)、升温速率(2℃/min)及形变判定阈值(0.25mm)。本测试可为产品设计选材及高温工况适应性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变形温度测试主要包含以下关键检测指标:

热变形温度值(HDT):记录试样达到标准规定形变量时的临界温度

载荷类型与精度:验证平放/侧放试样在0.45MPa或1.80MPa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均匀性

升温速率控制:监测介质油或硅油的程序升温稳定性(±0.5℃/min)

形变测量系统:采用LVDT位移传感器实现0.01mm级形变分辨率测量

试样预处理状态:评估退火处理对结晶性材料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

检测范围

本测试适用于以下材料与场景:

材料类别典型应用领域测试意义
热塑性塑料(PP/ABS/PC等)汽车内饰件评估仪表板高温抗变形能力
热固性树脂(环氧/酚醛)电子封装材料验证回流焊工艺适应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结构件确定高温工况承载极限
工程塑料合金(PC/ABS等)消费电子产品外壳预防注塑件热蠕变失效
特种高分子薄膜材料锂电池隔膜保障电池热安全性能

检测方法

主流测试方法体系包括:

ASTM D648-18标准法

试样尺寸:127×13×3mm(长×宽×厚)

支撑跨距:100mm三点弯曲装置

介质要求:甲基硅油(闪点≥300℃)

判定标准:试样中点挠度达0.25mm时终止试验

ISO 75-1:2020标准法

A法(1.80MPa高应力):适用于短时耐温评估

B法(0.45MPa低应力):用于长期使用温度预测

允许使用空气浴装置替代油浴系统

强制要求试样表面温度梯度≤2℃/cm

GB/T 1634-2019中国标准法

增加试样预处理规范:23℃/50%RH环境调节48h以上

明确边缘效应修正公式:对非对称试样进行曲率补偿计算

规定仪器校准周期:每6个月进行载荷系统线性度验证

检测仪器

典型测试系统由以下模块构成:

1. 主机框架系统

- 高刚性不锈钢框架(刚度系数≥50kN/mm)

- 陶瓷绝缘支撑柱(耐温≥300℃)

- 气动伺服加载机构(载荷波动≤±1%)

2. 温控模块系统

- PID程序控温单元(分辨率0.1℃)

- Pt100铠装热电偶(校准精度±0.3℃)

- 双循环硅油加热浴槽(容积≥15L)

- 安全泄压装置(爆破压力≥0.5MPa)

3. 形变采集系统

- LVDT差动变压器传感器(量程±2mm)

- 24位高精度AD转换模块

- 实时数据采集频率≥10Hz

- 自动生成温度-位移曲线图谱

4. 辅助功能单元

- CCD视觉对中系统(定位误差≤0.1mm)

- 氮气保护接口(氧含量<100ppm)

- RS485通讯接口(支持LIMS数据直传)

- HMI触摸屏控制系统(存储100组工艺参数)

注:实际检测需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对应测试模式,建议参照最新版标准文件执行操作。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