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环境节能标准化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环境节能标准化检测包含三大核心模块:建筑节能性能评估体系重点监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门窗气密性等级及暖通空调系统COP值;工业设备能效测试涵盖电机输入功率比、锅炉热效率及余热回收装置效能;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涉及PM2.5/PM10浓度梯度分布、VOCs排放总量及噪声频谱特征分析。
特殊场景需执行专项检测:数据中心PUE值验证要求同步采集IT设备功耗与制冷系统能耗;交通枢纽照明系统LPD指标测定需结合照度分布与功率密度双重参数;可再生能源系统需完成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与地源热泵COP动态监测。
检测范围
法定检测对象包括:新建/改建公共建筑(依据GB50189-2015标准)、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参照GB17167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按CJJ/T292-2018要求)。特殊行业扩展至数据中心(GB40879)、冷链物流园区(SB/T11194)及5G基站(YD/T3340-2018)。
地理维度覆盖建筑本体半径500米微气候圈层监测,工业厂界外延1公里大气扩散模型验证区。时间维度包含典型工况24小时连续监测(每15分钟采样)与季节性能源审计(至少包含冬夏两季完整周期)。
检测方法
现场实测采用红外热像法(GB/T26971)进行建筑外围护结构缺陷定位,运用示踪气体法(ISO12569)测定建筑换气次数。实验室分析执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J644)解析VOCs组分构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HJ777)测定重金属迁移量。
动态监测系统集成无线传感网络(符合IEEE802.15.4协议),实现能耗数据分钟级采集与异常值自动预警。模型验证环节采用EnergyPlus8.9进行建筑能耗模拟校准,运用AERMOD模型完成大气污染物扩散轨迹反演。
检测仪器
基础测量设备包含0.5级精度电能质量分析仪(IEC61000-4-30)、±1%量程热流计(ASTMC1046)、0-1000ppm分辨率CO₂传感器(EN50543)。特种仪器配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HJ1240)用于废气成分在线监测,三维超声风速仪(ISO17713-1)完成建筑风环境评估。
智能诊断系统搭载多通道数据采集器(支持Modbus/OPC协议),配合专业分析软件平台实现能效基准值自动比对。计量器具均通过CNAS认证实验室年度校准,现场设备执行每日开机自检与三阶段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木托盘质量安全检测
下一篇:大功率电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