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5次 | 2024-12-20 10:21:29
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的归纳和总结,内容中合理添加了 HTML 标签,便于结构化呈现: --- 相关检测项目:该标准中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电磁环境干扰强度测量
- 电磁噪声源强度评估
- 环境背景噪声水平测量
- 接收设备抗干扰能力测试
- 射频干扰强度评估
- 邻频干扰和阻塞效应测试
检测方法依据标准的具体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场强测量法:
使用场强测算设备测量短波段内不同频点的电磁干扰强度值。
-
谱分析法:
通过频谱分析仪分辨并记录具体干扰频谱的特性及强度。
-
接收机性能测试法:
对接收设备进行输入信号测试,以评估其抗干扰性能,例如旁瓣抑制比和交调阻塞性能。
-
模拟干扰测试法:
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典型干扰场景,用于评估设备的容忍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通常涉及以下产品:
- 短波无线电接收机
- 短波通信设备
- 短波广播接收设备
- 短波数据传输硬件
- 短波天线系统与相关配套设备
以上内容为对《GB 13617-1992》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适用产品的概述。如需具体应用,应参阅标准原文并严格依据其技术要求。
---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标准号:GB 13617-1992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2-08-19
实施日期:1993-09-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对无线电发射台和产生电磁辐射干扰设施的保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1.5~30MHz频段内的无线电集中收信台(站)。GB13617-1992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13617-1992
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forshortwave radio receiving stations1992-08-19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for shortwave radio receiving station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13617—1992
本标准规定了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对无线电发射台和产生电磁辐射干扰设施的保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1.5~30MHz频段内的无线电集中收信台(站)。2术语
2.1保护间距
为保障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正常工作而规定的无线电发射台和电磁干扰辐射源至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天线边缘间的最小距离。2.2发射机功率
发射机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最大标称输出功率。3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保护分级本标准所保护的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根据其行政隶属、业务性质、通信距离和设备功能,分为三级。
3.1一级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3.1.1中央、国务院直属各部、委、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级以上(不含军)单位通信、监听和监测业务部门的收信台(站)。
3.1.2对国防、公安和国家安全及海事安全关系重大,且具有大型建筑设施或地下工事与坑道,并具有大规模的天线场地、大型高增益天线的收信台(站)。3.1.3通信对象为亚洲以外国家、地区或远洋船队的收信台(站)。注:虽符合以上条件,但台(站)址设在城市收信区与发信区之间的收信台(站),按二级台(站)保护。3.2二级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3.2.1各省、自治区、中央直辖市直属的收信台(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级单位直属的收信台(站)。3.2.2对亚洲各国及其海域通信的台(站)。3.2.3航空通信和配属于雷达站、航海导航台(站)的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注:符合上述条件的,但收信工作方式仅为等幅报,按三级台(站)保护。3.3三级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中央、国务院各部委所属局、省属各市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师级单位设置的收信台(站)。此类台(站)应有正规架设的天线、正规建设的机房并担负比较重要的通信任务。4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对发射台的保护要求4.1对中波和长波发射台的保护间距(见表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8-19批准1993-09-01实施
发射机功率
100~200
4.2对短波发射台的保护要求
GB13617—1992
保护间距
一级台(站)
4.2.1对短波发射台的保护间距(见表2)发射机功率
一级台(站)
25~120
二级台(站)
护间距
级台(站)
注:表2中居于范围中间的保护间距的数值,应按功率与保护间距成线性关系确定。2对定向天线1/4功率角以外的保护间距(见表3)4.2.2
发射机功率
25~120
一级台(站)
级台(站)
注:表3中居于范围中间的保护间距的数值,应按功率与保护间距成线性关系确定。5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对电磁辐射干扰设施的保护要求5.1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对高压架空送电线的保护间距(见表4)表4
电压等级
220~330
级台(站)
保护间距
二级台(站)
三级台(站)
三级台(站)
三级台(站)
三级台(站)
对公路的保护间距(见表5)
公路级别
GB136171992
保护间距
一级台(站)
高速、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二级台(站)
对工业、科学、医疗射频设备用户边界的保护间距(见表6)5.3
工业、科学、医疗
射频设备
多台、大功率
一级台(站)
5.4特殊情况下的保护间距的确定保护间
级台(站)
三级台(站)
三级台(站)
5.4.1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与高压架空送电线的保护间距,可按照附录A(补充件)进行计算。5.4.2计算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对各种干扰源的防护间距时,所采用的背景噪声场强值,可参考附录B(参考件)。
GB13617—1992
附录A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对
高压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
保护间距的计算方法
(补充件)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对高压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的保护间距采取控制背景噪声计算法。防护间距计算公式如下:
Dp=10k
其中; K = Bo+ABw+AB,-N。101g(10% 1s20
式中:D。-
-架空送电线对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的干扰防护间距,m;(A1)
·(A2)
E。高压架空送电线边相导线地面投影20m处0.5MHz无线电干扰基准电平,dB(μV/m)AEw——雨天无线电干扰增量(取15dB),一频率修正值,dB(μV/m);
N。一一台(站)当地背景噪声的90%电平(其取值用实测或计算方法确定,频率为1.5MHz,可取12 dB);
背景场强增量,该增量值可按台(站)级别选取如下:级台(站)
二级台(站)
三级台(站)
当确定E。值时,可采用以下公式:E。=3.5gmx+12
式中:9max
·(A3)
导线地线排列方式和分裂导线影响,送电线导线表面的最大电位梯度,kV(r.m.s)/cm;半径cm。
当确定△E值时,可采用以下公式:5(1-2(1+1gf)
式中:f-
一频率,MHz。
附录B
我国短波收信台(站)的背景噪声场强值参考件)
我国短波收信台(站)的背景噪声场强值按下式计算:E,=F。—65.5+201gf
式中:E,——1kHz带宽内的大气噪声场强的均方根值,dB(uV/m);F。—一工作频率点的大气噪声系数;f一工作频率,MHz。
不同于1kHz的任意带宽内的背景噪声场强值按下式计算:E=E.+10lgB—30
式中:E,
一任意带宽内的背景噪声场强,dB(μuV/m);-1kHz带宽内的大气噪声场强的均方根值,dB(μuV/m)·(A4)
(B1)
(B2)
B——任意噪声带宽,Hz。
大气噪声系数值按下式计算:
GB13617—1992
Fa=Fam+Du+op.)2+(o)
式中:F。—大气噪声系数;
Fam——F,的时区中值
DuF超过Fam的上十分值,
op。D。的标准偏差,
一Fam的标准偏差。
采用式(B3)计算所得的F。值,实际上是指90%的时间内可能出现的有效天线噪声系数的最大值。以1MHz为参考频率的冬季我国大气噪声系数F。值列于表B1,夏季我国大气噪声系数F.值列于表B2。
东经,()
前网所
东经,c)
的间,
北纬,)
13617-1992
90~106
90~106
105~120
105~120
120~135
120~136
附加说明:
136171992
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无线电管理技术站、总参第五十八研究所和能源部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业长、朱锦生、李志泰、何激扬、周青、官鹏、刘崇青、林伟达、陈作海。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