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2  

丙烷成分检测是保障工业燃气品质和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专业检测需依据GB11174、ASTMD1835等标准规范开展,重点监测纯度指标、含硫化合物、水分及烃类杂质等关键参数。本文系统阐述丙烷成分检测的核心项目、适用场景、分析方法及仪器设备的技术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丙烷成分检测体系包含6类核心指标:

纯度测定:通过总烃分析确定丙烷体积分数(≥95%),区分甲烷、乙烷等低分子量烃类杂质

水分含量:采用库仑法测定游离水及溶解水(≤50mg/kg),防止低温工况下冰堵

硫化物分析:总硫含量(≤30mg/m³)及硫化氢专项检测(≤5mg/m³),控制腐蚀风险

C4+重组分:气相色谱法测定丁烷及以上烃类(≤2.5%),确保燃烧性能稳定

非烃物质:包括二氧化碳(≤100ppm)、氮气(≤500ppm)等惰性气体定量分析

金属离子残留:ICP-MS法检测钠、铁等金属元素(≤1ppm),预防催化剂中毒

检测范围

丙烷成分检测覆盖以下应用领域:

应用场景执行标准关键指标
工业切割燃气GB/T 11174-2011纯度≥97.5%、总硫≤20mg/m³
车用LPG燃料SH/T 0614-2017C3/C4比例控制、烯烃≤5%
化工原料气ASTM D1835-22水分≤10ppm、CO₂≤50ppm
民用瓶装气CJ/T 259-2020残留物≤0.05ml/kg、铜片腐蚀1级

检测方法

现行主流分析方法包含4种技术路线:

气相色谱法(GC-FID)

依据SH/T 0230标准建立多维色谱系统:TCD检测器测定C1-C4烃类组成,FPD检测器完成硫形态分析。采用PLOT Al₂O₃毛细管柱实现C3H8与C3H6的基线分离。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基于ASTM D7940规程配置FTIR系统:3.4μm特征峰定量总烃含量,7.3μm波段测定CO₂浓度。配备10m长光程气体池提升低浓度组分检出限。

库仑滴定法(Coulometry)

执行GB/T 7376标准要求:电解池内置双铂电极对,通过碘滴定液消耗量计算水分含量。系统需定期用标准湿度发生器进行量值溯源。

参照ISO 16960规范构建硫分析系统:样品高温裂解生成SO₂分子,经特定波长激发产生荧光信号。采用三级冷阱捕集技术消除烃类干扰。

检测仪器

标准化实验室应配置以下设备系统:

全自动气相色谱仪

配备双通道进样系统、微流路控制模块及电子压力控制器(EPC),支持多维中心切割技术实现复杂组分分离。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配置液氮冷却MCT探测器及高温气体池附件,光谱分辨率不低于0.5cm⁻¹。

微量水分测定仪

集成卡尔费休库仑法测量单元,配备自动进样器及干燥空气吹扫系统。

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

具备ppb级硫化物检出能力,内置臭氧发生器和光电倍增管模块。

采用氧化铝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测量范围-100℃~+20℃,精度±2℃。

典型仪器技术参数对照表(虚拟数据)





























设备类型关键性能指标
测量范围分辨率重复性RSD
气相色谱仪C1-C6烃类0.01-100%vol0.001%vol<1.5%
红外光谱仪
CH4:0-1000ppm

5ppm

<3.0%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增稠剂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