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背胶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背胶性能检测体系包含基础物性测试与功能性验证两大类别:
粘结强度测试:包含初粘力、持粘力、剥离强度三维评价体系
化学耐受性分析:包括酸碱溶液浸泡、有机溶剂接触等介质影响试验
热学性能测定:熔融指数、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TGA)等参数
流变特性研究: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等动态力学参数
界面失效分析: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进行破坏模式判定
检测范围
材料类型 | 应用领域 | 典型基材 |
---|---|---|
压敏型背胶 | 电子元件固定 | PET/PI薄膜 |
热熔型背胶 | 汽车内饰装配 | PP/ABS塑料 |
UV固化型背胶 | 光学器件贴合 | 玻璃/蓝宝石 |
环氧树脂背胶 | 结构件粘接 | 金属合金 |
硅酮类背胶 | 高温环境应用 | 陶瓷基板 |
检测方法
180°剥离试验(ASTM D3330)
采用恒速拉伸模式(100-300mm/min),记录剥离过程中的力值曲线变化。试样宽度25mm±0.5mm,测试前需在23℃±2℃、50%±5%RH环境下平衡24小时。
高温高湿老化(JIS Z0237)
设定试验条件为85℃/85%RH环境箱,持续暴露500-1000小时后进行粘结强度保留率计算。需监控温湿度波动范围≤±1℃/±3%RH。
动态力学分析(ISO 6721-10)
使用平行板夹具在频率扫描模式下(0.1-100Hz)测定粘弹性参数。温度梯度设置为-40℃至150℃,升温速率3℃/min。
接触角测量(ASTM D7334)
采用座滴法测定去离子水在背胶表面的接触角,液滴体积2μL±0.2μL。每个样品至少测量5个不同位置取平均值。
交联度测定(DIN 53522)
通过索氏提取器使用甲苯溶剂进行48小时萃取,计算凝胶含量百分比。试样质量需精确至0.0001g。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精度等级0.5级)
配备500N/5kN双量程传感器,可执行拉伸、剪切、剥离等多种力学测试模式。
氙灯老化试验箱(符合ISO 4892-2)
配置340nm紫外滤光系统,辐照度控制精度±0.02W/m²@340nm。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
频率范围0.01-100Hz,位移分辨率0.1nm,支持多频温度扫描模式。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配备ATR附件,光谱范围4000-400cm⁻¹,分辨率4cm⁻¹。
三维表面轮廓仪(白光干涉型)
垂直分辨率0.1nm,横向分辨率0.5μm,可表征界面失效形貌特征。
热重分析仪(TGA)
升温速率0.1-100℃/min,称量精度±0.1μg,支持多气氛切换功能。
所有检测设备均需定期进行计量溯源验证,确保符合JJG系列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实验室环境控制应维持23℃±1℃、湿度50%±5%的恒温恒湿条件。
注:具体测试方案应根据产品应用场景选择适用标准组合。对于医疗级或汽车级背胶材料需额外执行生物相容性测试(ISO 10993)或VOC排放测试(VDA278)。
重要提示:试样制备过程需严格遵循标准规定的裁切方向、表面处理方法和固化条件。对于各向异性基材应标注材料纹理方向。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测
下一篇:电源电压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