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介电常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3  

陶瓷介电常数检测是评估材料在电场中极化能力的关键技术指标,直接影响电子元器件的高频特性与绝缘性能。本文基于国际标准ASTMD150及IEC61189-2规范,系统阐述介电常数测试的核心项目、适用材料范围、主流测量方法及精密仪器配置要求,重点解析温度稳定性、频率响应特性等质量控制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陶瓷介电常数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参数:

相对介电常数(εr):表征材料储存电能能力的无量纲物理量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反映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损耗特性

温度系数(TCC):测定-55℃至+150℃温域内的介电常数变化率

频率特性:在1kHz-40GHz频段内测量介电参数的频率依赖性

击穿场强:评估材料在高压电场下的绝缘失效临界值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典型陶瓷材料:

材料类型介电常数范围典型应用领域
氧化铝陶瓷(Al2O39.0-10.5高频电路基板
钛酸钡基陶瓷(BaTiO32000-12000多层陶瓷电容器
氮化铝陶瓷(AlN)8.6-9.2微波通信器件
锆钛酸铅(PZT)1200-4800压电传感器
低温共烧陶瓷(LTCC)5-20三维封装基板

检测方法

平行板电容法(ASTM D150)

采用三电极系统在1kHz-1MHz频率范围内测量:将试样置于上下电极间形成标准电容器结构,通过精密LCR表测量等效电容值Cx与损耗因子Dx。计算公式为εr=Cx/C0,其中C00A/t为真空电容。

谐振腔法(IEC 61189-2)

适用于微波频段(1GHz以上)测量:将试样置于矩形/圆柱形谐振腔内,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TE01δ模的谐振频率偏移量Δf和品质因数变化ΔQ。根据微扰理论公式计算复介电常数εr=ε'-jε''。

传输线法(ASTM D5568)

采用同轴或微带线夹具在10MHz-40GHz范围内进行扫频测量:通过S参数测试获取反射系数Γ和传输系数T,利用Nicolson-Ross-Weir算法反演材料的电磁参数。

阻抗分析法(IEC 60477)

针对非线性介电材料:施加交流偏置电压并测量谐波响应特性,通过Cole-Cole图分析弛豫时间分布。

检测仪器

仪器类型技术参数适用标准
精密LCR表

(Keysight E4980A)

频率范围:20Hz-2MHz

基本精度:0.05%

ASTM D150

IEC 60250

矢量网络分析仪

(R&S ZVA67)

频率范围:10MHz-67GHz

S参数动态范围:140dB

高温介电测试系统

(Novocontrol Alpha-A)

-160℃~+400℃温控

频率范围:1μHz-20MHz

AEC-Q200

AATCC TM134

TDR时域反射仪

(Picosecond 4400)

上升时间:35ps

带宽:12GHz

TIA/EIA-455-213

C-V特性测试仪

(Agilent B1505A)

电压范围:±100V

电容分辨率:0.1fF

JEDEC JESD51-51

微波探针台

(Cascade Summit12000)

晶圆尺寸:300mm

定位精度:±1μ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