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储能用锂离子蓄电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蓄电池的检测是保障储能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核心环节。本文围绕电化学性能、安全指标及环境适应性三大维度展开分析,重点阐述容量衰减率、热失控特性、循环寿命等关键参数的标准化检测流程,严格遵循GB/T36276-2018与IEC62619:2022等国内外技术规范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蓄电池的核心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目:电性能测试验证电池基础参数指标;安全性能评估聚焦热失控防护能力;循环寿命测试模拟长期工况衰减特性;环境适应性检验考核极端条件下的运行稳定性。

电性能测试涵盖开路电压、额定容量、能量效率(充放电效率)、倍率放电特性、自放电率及内阻分布等基础参数测定。安全性能测试包含过充/过放保护、短路耐受性、机械冲击试验、针刺挤压试验以及热滥用测试(150℃高温存储)。循环寿命测试需执行2000次以上标准充放电循环(DOD≥80%),记录容量保持率与容量衰减曲线。环境适应性测试包含高低温循环(-40℃~60℃)、湿热交变(温度85℃/湿度85%RH)、海拔模拟(5000m低气压)等严苛工况验证。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各类储能场景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及系统:

电池类型:磷酸铁锂(LFP)、镍钴锰三元(NCM)、钛酸锂(LTO)等主流技术路线

应用场景:电网级调峰调频储能站、分布式光伏/风电配套储能系统、工商业削峰填谷装置

系统规模:单体电池(20Ah~100Ah)、电池模组(50kWh~1MWh)、集装箱式储能单元(≥2MWh)

特殊要求:高海拔地区储能装置、海上漂浮式储能平台等定制化场景的附加检测项

检测方法

容量标定采用恒流恒压法(CC-CV),依据GB/T36276标准在252℃环境温度下进行0.5C充放电循环三次取均值。内阻测量执行交流阻抗法(ACIR),测试频率范围设定为1kHz~10MHz。热失控传播试验按照UL9540A标准构建多层级触发机制:单体电芯加热至热失控后观察模组级联反应时间与温度扩散路径。

循环寿命加速测试采用1C/1C充放电制度结合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寿命预测模型验证。机械完整性测试包含三轴振动试验(频率5Hz~200Hz/加速度8g)与六自由度随机振动谱模拟运输工况。盐雾腐蚀试验依据IEC60068-2-52标准执行96小时严酷等级(浓度5%NaCl溶液)。

检测仪器

复合环境应力可靠性验证设备实时监测热失控传播过程温度场分布气体质谱分析系统
响应时间<200ms
电解液分解气体成分在线分析装置

设备类型技术规格功能说明
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

通道数≥64
执行充放电曲线采集与容量标定
绝热量热仪(ARC)
加热速率0.02℃/min~20℃/min
测量电池热失控起始温度与放热功率
四探针内阻测试仪
阻抗分辨率1μΩ
精确测定交流内阻与直流内阻分量
综合试验

湿度控制10%~98%RH
高速红外热成像仪
帧频100Hz@640480像素
注:所有仪器设备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建立完整的量值溯源体系。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导体电阻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