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润滑剂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人体润滑剂作为直接接触人体黏膜的特殊产品,其安全性与合规性需通过专业检测验证。本文系统阐述润滑剂检测的核心项目与技术要求,涵盖理化指标、微生物控制、生物相容性等关键质量控制点。重点解析pH值测定、粘度测试、细胞毒性试验等20余项指标的检测标准与方法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人体润滑剂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生物安全指标及功能性指标三大类:

理化特性:pH值(5.5-7.0)、粘度(100-3000mPas)、电导率(≤500μS/cm)、折光率(1.33-1.45)

微生物控制:需氧菌总数(≤100CFU/g)、霉菌酵母菌(≤10CFU/g)、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

化学成分:甘油含量(≤30%)、丙二醇(≤20%)、苯扎氯铵(≤0.1%)、硝基甲烷类防腐剂禁用物质筛查

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MTT法≤2级)、阴道黏膜刺激试验(Draize评分≤4)、皮肤致敏性(GPMT试验阴性)

稳定性验证:加速老化试验(40℃/75%RH条件下3个月)、冻融循环试验(-20℃~25℃交替5次)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标准覆盖各类型润滑剂产品及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

产品类型:水基型(聚乙烯醇/PEG体系)、硅基型(聚二甲基硅氧烷)、油基型(矿物油/植物油)及特殊功能型(延时/温热)

应用场景:医疗器械类(按YY/T0867标准)、化妆品类(按QB/T1994标准)、辅助生殖专用型

:原料入厂检验(甘油纯度≥99.5%)、半成品过程控制(粘度波动15%)、成品出厂检验(完整项目测试)

:含麻醉剂产品(利多卡因≤2%)、含植物提取物产品(总黄酮≤0.5%)、含保湿因子产品(透明质酸分子量≥800kDa)

检测方法

依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化方法体系开展精准检测:

pH值测定:按GB/T13531.1采用复合电极电位法,样品预处理需在251℃平衡2小时

:参照ISO2555使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选择LV-3转子在12rpm条件下测定

:执行USP<61>膜过滤法,样品经D/E中和肉汤预处理后接种TSA/SDA培养基

:依据ISO10993-5采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MTT比色法测试

:按EP7.0标准进行挑战性试验,接种铜绿假单胞菌等6种标准菌株28天观察抑菌效果

:采用HPLC-ELSD法测定甘油含量(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85:15),GC-MS筛查挥发性有害物质

检测仪器

专业实验室需配置符合GLP规范的精密分析设备:

:梅特勒FE28pH计(精度0.01)、安东帕MCR302流变仪(剪切速率0.1-1000s⁻)、岛津UV-2600i分光光度计

:赛默飞1300系列生物安全柜、梅里埃BACT/ALERT3D培养系统、密理博Milli-Q纯水系统

:安捷伦1260InfinityIIHPLC(配备CAD检测器)、沃特世XevoTQ-S微升液相三重四极杆系统

:珀金埃尔merEnVision多功能酶标仪、蔡司AxioObserver7倒置显微镜、ESPEC恒温恒湿箱(温度精度0.5℃)

:LabthinkMFY-01密封试验仪(0-600kPa)、梅特勒XS205DU分析天平(0.01mg精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