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1914
铜材清洗剂成分解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1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铜材清洗剂的核心检测维度包含四大类12项指标:
主成分定量分析:有机酸(柠檬酸/草酸)浓度测定(0.5%精度)、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含量测定、缓蚀剂(苯并三氮唑)有效浓度验证
有害物质筛查:六价铬(Cr⁶⁺)检出限≤0.1mg/L、铅镉汞重金属总量≤100ppm(RoHS2.0)、多环芳烃(16种PAHs)单项≤1mg/kg
理化特性测试:pH值波动范围(Δ≤0.3)、电导率变化梯度(25℃2℃)、表面张力动态监测(达因值偏差<5%)
功能性验证:铜基体腐蚀速率(≤0.5g/mh)、氧化膜去除效率(≥98%)、接触角变化量(θ≤15)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类应用场景:
产品类型维度:酸性清洗剂(pH<3)、碱性清洗剂(pH>10)、中性清洗剂(pH6-8),涵盖液态、凝胶态及粉末态制剂
应用领域维度:电子工业用高精度清洗剂(线路板级)、金属加工用强力除油剂(轧制油残留处理)、文物保护用缓蚀型清洁剂
特殊场景延伸:高温高压环境(80℃/0.5MPa)下的稳定性验证、循环使用后的成分衰减分析、废弃处理液的生物毒性评估
检测方法
依据不同检测目标采用差异化技术路径:
ICP-OES法:高频电磁场激发等离子体光源(功率1150W),轴向观测模式测定Al/Fe/Zn等18种金属元素,动态线性范围达5个数量级
GC-MS联用法: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50℃→300℃(10℃/min),NIST谱库匹配度>85%的定性标准
电化学工作站法:三电极体系下测定塔菲尔斜率(βa/βc),极化曲线扫描速率0.166mV/s,计算腐蚀电流密度(icorr)精确至10⁻⁸A/cm量级
FTIR光谱法:ATR附件采集4000-400cm⁻波段特征峰,羟基伸缩振动峰(3200cm⁻)半峰宽分析判定表面活性剂聚合度
检测仪器
关键设备配置需满足以下技术参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配备中阶梯光栅交叉色散系统,光学分辨率≤0.006nm@200nm,检出限达ppb级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质量数范围10-2000amu,扫描速度≥10000amu/s,具备MRM多反应监测模式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DGi115-SC复合电极测量精度0.1mV,动态等当点识别算法误差<0.5%
激光粒度分析仪:Mie散射理论模型支持0.01-3500μm粒径分布测定,超声分散模块功率连续可调(10-100W)
恒温恒湿试验箱:温度控制范围-70℃~150℃(0.5℃),湿度调节范围20%RH~98%RH(2%)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玻璃清洗剂成分技术检测
下一篇:化纤油剂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