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手套切割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劳保手套切割性能检测是评估其防护效能的核心环节,主要依据ISO13997、EN388等国际标准开展实验室验证。检测聚焦于材料抗切割强度、刀片穿透阻力及动态耐久性三大维度,通过量化数据判定产品等级。需严格控制温湿度环境、刀具参数及力学加载速率等变量因素,确保结果可追溯性与复现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劳保手套切割性能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验证指标:

切割阻力测定:通过标准刀具在恒定速率下穿透试样所需力值(单位:牛顿),计算材料抗切割指数(CPI值)

刀片锋利度校准:采用钨钢旋转刀片(直径450.5mm)配合专用磨削装置保持刀刃角度201,每20次测试更换新刀片

动态切割测试:模拟实际作业中往复切割场景,记录试样承受指定行程次数后的破损临界点

分层结构分析:使用显微CT扫描技术解析纤维编织密度、层间结合强度对防护性能的影响

温湿度预处理:依据ISO2231标准将试样置于232℃、505%RH环境中平衡48小时以上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防护手套类型:

材质类别典型结构防护等级范围
芳纶纤维平纹/缎纹编织+PU涂层EN388Level3-5
钢丝混编不锈钢微丝复合高强聚乙烯ISO13997≥15N
HDPE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纺布ANSI/ISEA105CutA3-A9
玻璃纤维浸胶处理三维立体编织AS/NZS2161.3:2005Class2-4

适用行业涵盖金属加工(冲压、钣金)、玻璃制品生产、食品屠宰加工、造纸工业等存在锐利边缘接触风险的作业场景。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流程严格遵循ISO13997:1999《防护服机械性能抗锐物切割性能测定》:

样品制备:从成品手套掌部区域裁取100100mm试样3组,边缘进行防脱散处理

设备校准:使用标准砝码验证测力系统精度(误差≤1%),刀片转速设定为10cm/s0.5cm/s

初始载荷设定:以0.5N预张力固定试样于环形夹具(内径60mm),确保表面平整无褶皱

渐进加载测试:刀具以恒定线速度接触试样并施加垂直压力直至穿透,记录最大力值曲线

数据采集处理:每组试样重复5次有效测试取均值,按公式CPI=F/(dn)计算抗切割指数(F为平均力值,d为位移量,n为刀片转数)

等级判定:对照EN388:2016标准将CPI值转换为1-5级防护评级(Level5对应CPI≥20)

检测仪器

专业检测系统由以下模块化单元构成:

TDM-1000型电动切割试验机:

最大载荷200N(分辨率0.1N)

行程速度0.1-50cm/s可调

配备激光位移传感器(精度0.01mm)

SartoriusCPA225D电子天平:

称量范围0-220g

可读性0.01mg

自动密度测定功能

CCT-200恒温恒湿箱:

温度控制范围-40℃~150℃

湿度控制范围20%RH~98%RH

波动度0.5℃/2%RH

KeyenceVHX-7000数字显微镜:

5000万像素CMOS传感器

20x~5000x连续变倍光学系统

3D表面形貌重建功能

TIRAtest振动台系统:

最大加速度30g

频率范围5Hz~3000Hz

随机振动控制模块

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量值溯源体系认证,定期进行期间核查与计量校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