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油墨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UV油墨成分检测是评估其环保性、安全性与性能稳定性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分析光引发剂、单体、低聚物及添加剂等核心组分含量与结构特征,可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及法规要求。检测过程需重点关注挥发性有机物(VOCs)、迁移性物质及光固化效率等核心指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UV油墨成分检测涵盖以下核心项目:

光引发剂类型及含量:鉴定二苯甲酮类、硫杂蒽酮类等引发剂种类,测定其在配方中的质量百分比

单体残留量分析:检测丙烯酸酯类单体未反应残留物浓度,评估皮肤刺激性风险

低聚物结构表征:通过分子量分布测试确认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预聚体结构完整性

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量:依据GB/T23985-2009标准测定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剂残留

迁移性物质筛查:模拟食品接触场景检测塑化剂、重金属等可迁移污染物

颜料分散稳定性:评估无机/有机颜料在体系中的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UV油墨类型:

分类维度具体类型
印刷工艺胶印油墨、丝印油墨、柔印油墨、数码印刷油墨
固化方式LED-UV油墨、汞灯固化油墨
应用领域包装印刷油墨(食品级/非食品级)、电子电路油墨(阻焊/字符)、3D打印光敏树脂
基材适配性塑料基材专用油墨(PP/PE/PET)、金属涂层油墨、玻璃陶瓷油墨

检测方法

主要采用以下标准化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依据ISO11890-2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配备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

程序升温范围40℃至300℃,氦气载气流速1.2mL/min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参照ASTMD5063测定光引发剂含量

C18反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系统,检测波长254n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采用ATR附件进行官能团定性分析

扫描范围4000-400cm⁻,分辨率4cm⁻

比对标准谱库确认树脂特征吸收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依据EN71-3:2019测定铅、镉、汞等重金属总量

样品经微波消解前处理,Rh内标校正系统

动态机械分析(DMA)

测试固化膜层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频率扫描范围0.1-100Hz,升温速率3℃/min

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配置如下:

仪器名称技术参数应用场景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质量范围10-1050amu

S/N>1000:1(全扫描模式)

EI源温度300℃

痕量VOCs定量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耐压15000psi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光引发剂纯度测试

激光粒度分析仪

测量范围0.01-3500μm

颜料分散度评估

紫外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190-1100nm

光引发剂吸收光谱测定

TGA-DSC同步热分析仪

温度范围RT-1600℃

树脂热稳定性测试

AAS原子吸收光谱仪

检出限ppb级

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

Soxhlet索氏提取装置

-

可迁移物提取前处理

Tensile拉伸试验机

载荷范围0.01-50kN

固化膜力学性能测试

Sartorius微量天平

精度0.0001g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