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框架质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6  

眼镜框架质量检测是保障产品安全性与功能性的核心环节。本文基于ISO12870及QB/T2457等行业标准体系,系统阐述镜架材料成分分析、尺寸公差控制、机械性能测试等关键指标的科学评估流程。重点涵盖镍释放量测定、铰链疲劳强度验证、表面涂层附着力检验等质量控制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眼镜框架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八大核心指标:1.金属材质镍释放量(限值≤0.5μg/cm/周)2.塑料件邻苯二甲酸酯含量(限值≤0.1%)3.镜圈几何尺寸公差(水平偏差≤0.5mm)4.铰链开合耐久性(≥2000次循环)5.镜腿抗弯折强度(弹性变形≤15)6.表面镀层厚度(金属基材≥1μm)7.耐汗液腐蚀性能(48小时无变色)8.高温尺寸稳定性(70℃2℃保持4h)。

检测范围

本检测规范适用于各类材质眼镜框架的质量验证:1.金属材质:钛合金/镍合金/不锈钢/β钛等2.非金属材质:醋酸纤维/TR90/Ultem/尼龙等3.复合材质:金属-塑料组合结构。适用产品类型包括:光学矫正镜架、太阳镜架、运动防护镜架及智能眼镜框架等特殊功能产品。覆盖原材料验收、半成品过程控制及成品出厂检验全流程。

检测方法

1.化学分析:依据EN1811:2011标准进行体外镍释放模拟试验,采用人工汗液浸泡法配合原子吸收光谱测定;2.机械性能测试:使用三点弯曲试验机以5N/s加载速率测定镜腿弹性模量;3.耐久性评估:通过电动铰链测试仪实现每分钟30次开合循环;4.环境适应性:在恒温恒湿箱(温度55℃2℃,湿度95%RH)进行48小时加速老化实验;5.尺寸测量:采用激光轮廓扫描仪获取三维点云数据比对设计图纸;6.表面处理检验:按ASTMB571标准实施百格刀划格法评估镀层附着力

检测仪器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重金属迁移量精确分析2.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500N载荷传感器及专用夹具3.盐雾试验箱:满足NSS/AASS/CASS三种腐蚀测试模式4.光学轮廓仪:分辨率0.1μm的三维形貌测量系统5.恒加速寿命试验台:可编程多轴运动模拟装置6.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实现非破坏性材料成分筛查7.显微硬度计:配备维氏/努氏双压头系统8.红外光谱分析仪:用于高分子材料快速鉴别。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