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肤水配方升级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本文针对爽肤水配方升级过程中的核心需求,系统阐述成分检测的技术框架与执行标准。重点涵盖活性物质定量分析、防腐体系安全性评估、pH值稳定性测试及重金属残留筛查等关键指标。通过标准化检测流程与精密仪器联用方案,确保产品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国际法规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配方升级涉及的12项核心检测指标包括:透明质酸/烟酰胺等活性成分含量测定、苯氧乙醇/羟苯甲酯等防腐剂限量分析、pH值波动范围测试、铅/汞/砷重金属残留筛查、微生物污染菌落总数检验、二噁烷/甲醇等工艺副产物监控、表面活性剂刺激性评估、香精致敏原筛查、抗氧化剂效能验证、粘度参数稳定性测试、乳化体系粒径分布分析以及透皮吸收率模拟实验。

检测范围

1.基础组分:涵盖水相体系(去离子水/天然泉水)、多元醇保湿剂(甘油/丙二醇)、酸碱调节剂(柠檬酸/氢氧化钠)的纯度与配伍稳定性

2.功效组分:包括但不限于维生素B5(泛醇)、α-熊果苷、积雪草提取物的有效浓度及生物利用率

3.风险物质:重点监控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甲醛释放体、邻苯二甲酸盐等争议性成分

4.工艺残留:严格检测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有机溶剂残留(乙醇/异丙醇)、催化剂残留(铂/钯)及包装迁移物(双酚A)

检测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C18反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测定维生素C衍生物等光敏性成分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在氦气碰撞模式下测定铅/镉/铬等重金属元素,检出限可达0.01μg/kg

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通过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分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4.体外重建表皮模型(EpiSkin):依据OECDTG439标准进行刺激性评估

5.动态光散射技术(DLS):采用90散射角测定纳米乳液粒径分布(Z-average)

6.荧光探针法:利用DPH荧光偏振度变化评估膜流动性改善效果

检测仪器

1.Agilent1260InfinityIIHPLC系统:配备DAD检测器及ChemStation工作站

2.ThermoFisheriCAPRQICP-MS:配置ASX-280自动进样器

3.ShimadzuGCMS-QP2020NX:搭载AOC-20i+s自动进样装置

4.MalvernZetasizerNanoZSP:具备动态/静态光散射双模式

5.MettlerToledoSevenExcellencepH计:分辨率达0.001pH单位

6.Sartorius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含0.22μm孔径滤膜装置

7.Franz扩散池装置:配备32通道自动取样器

8.TAInstrumentsDiscoveryHR-2流变仪:扭矩分辨率0.1nN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