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毛膏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脱毛膏成分检测是保障产品安全性与合规性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脱毛膏的常规检测项目、适用产品范围、标准化检测方法及精密仪器配置要求,重点解析巯基化合物、pH值调节剂、重金属残留等关键指标的实验室分析流程,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专业技术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脱毛膏核心检测项目包含六大类:第一类为巯基乙酸及其盐类含量测定(GB/T26517-2021),该物质作为主要活性成分需控制在0.2%-5%浓度区间;第二类为pH值测试(GB/T13531.3-2018),要求产品pH值维持在3.0-12.5的皮肤耐受范围;第三类重金属残留检测涵盖铅(≤10mg/kg)、砷(≤2mg/kg)、汞(≤1mg/kg)等8种元素;第四类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1000CFU/g)、霉菌酵母菌(≤100CFU/g)及致病菌检出限;第五类防腐剂体系分析涉及苯氧乙醇、尼泊金酯类等12种限用物质;第六类致敏原筛查需覆盖32种常见致敏香料及染料成分。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剂型的脱毛产品:1.膏状/乳霜状基础型产品(含热蜡型与冷蜡型);2.喷雾式气雾剂产品(需额外检测推进剂成分);3.凝胶/慕斯等新型制剂;4.儿童专用配方产品(需增加皮肤刺激性试验)。抽样范围应覆盖不同销售渠道的市售产品:包括电商平台自营商品(抽样比例≥30%)、实体商超专柜产品(抽样比例≥50%)及进口保税仓商品(抽样比例≥20%),确保样本具有统计学代表性。

检测方法

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巯基乙酸定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配合紫外检测器(波长设定230n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85:15);重金属检测执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经微波消解后测定;微生物检验依据GB7918.1-1987标准进行需氧菌培养;防腐剂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DB-5MS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致敏原筛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QQQ)完成,检出限达0.01μg/g。

检测仪器

实验室须配置以下精密设备:1.Agilent1260InfinityII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备DAD检测器);2.ThermoFisheriCAPRQ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3.ShimadzuGCMS-TQ8040NX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4.Millipore微生物安全柜与BINDER恒温培养箱;5.Metrohm902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pH测量精度0.01);6.WatersXevoTQ-S超高效液质联用系统。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校准认证,质谱类设备质量精度应优于2pp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