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C501磨耗率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ASTMC501标准规定了陶瓷砖及类似材料耐磨性能的检测方法,重点通过旋转磨耗试验评估材料表面抗磨损能力。检测过程需严格控制试样制备、磨料选择、转速及载荷参数,确保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本文系统解析该标准的技术要点与实施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ASTMC501标准主要测定以下核心指标:

质量损失率:单位面积材料在标准磨耗条件下的质量变化

体积磨损量:通过三维测量仪计算材料表面磨损体积

表面形貌变化:使用显微观测设备记录磨损前后表面微观结构演变

摩擦系数动态变化:同步监测测试过程中的摩擦特性曲线

临界失效阈值:确定材料出现结构性破坏的磨损循环次数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下材料的耐磨性能评价:

建筑陶瓷:釉面砖、抛光砖、马赛克等装饰性建材

工业陶瓷:氧化铝、碳化硅等工程陶瓷部件

复合石材:人造石英石、微晶玻璃等合成材料

混凝土制品:预制混凝土路面砖、装饰性混凝土构件

特种涂层:建筑用耐磨地坪涂层、工业防护涂层体系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流程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试样制备

切割100100mm标准试件,表面平整度偏差≤0.05mm

试样厚度应≥产品标称厚度的90%,边缘进行45倒角处理

预处理程序

恒温恒湿箱(232℃,505%RH)中平衡处理48小时

采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表面后干燥处理

测试过程控制

磨料选用符合ISO8486-1标准的刚玉砂(粒度60目)

旋转盘转速设定为753r/min

法向载荷保持220.5N恒定压力

单次测试周期为100转循环

数据采集与计算

使用0.1mg精度天平测量磨耗前后质量差

体积磨损量=质量损失/(材料密度磨损面积)

每组试样平行测试5次取算术平均值

结果判定准则

Ⅰ类材料(高耐磨):体积磨损≤150mm/m

Ⅱ类材料(常规耐磨):体积磨损151-300mm/m

Ⅲ类材料(装饰性):体积磨损>300mm/m

检测仪器

旋转式磨耗试验机

配备数字式扭矩传感器(量程0-50Nm)

转速控制精度1r/min

压力加载系统分辨率0.1N

精密电子天平

量程≥200g

可读性0.0001g

具备防风罩及温度补偿功能

三维表面轮廓仪

垂直分辨率≤0.1μm

横向扫描步距≤10μm

配备磨损体积计算模块

金相显微镜系统

光学放大倍数50-1000X连续可调

配备景深扩展功能及能谱分析模块

具备自动图像拼接能力

环境控制设备

恒温恒湿箱温度波动≤0.5℃

超声波清洗机频率40kHz5%

真空干燥箱极限真空度≤10Pa

辅助测量工具

数显千分尺(分辨率1μm)

表面粗糙度仪(Ra测量范围0.01-10μm)

洛氏硬度计(标尺HRA/HRC)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