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1530.1AS1530.7测试方法区别分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17  

AS1530.1与AS1530.7是澳大利亚建筑材料防火性能测试的核心标准体系。本文从检测项目、范围、方法及仪器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重点阐述两者在可燃性评估与耐火性能评估中的技术差异及适用场景,为建筑防火材料选型提供专业检测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AS1530.1《建筑材料可燃性测试》聚焦材料表面燃烧特性评估,核心检测项目包括:火焰传播指数(FSI)、烟雾发展指数(SDI)、临界热辐射通量(CHF)以及燃烧持续时间。其通过量化材料受热后的火焰蔓延速率和产烟特性,判定材料的火灾初期风险等级。

AS1530.7《建筑构件耐火试验》则针对建筑构件的整体耐火性能验证,主要检测项目涵盖:耐火极限时间(R/E/I分级)、结构完整性(E)、隔热性能(I)、荷载承载能力(L)以及背火面温升控制。该标准通过模拟真实火灾环境下的热力学效应,评估构件在高温下的功能维持能力。

检测范围

AS1530.1适用于非承重建筑材料的防火安全评价,典型应用对象包括:墙面覆层材料(如石膏板、木质饰面板)、天花板系统(矿棉板、金属吊顶)、地面铺装材料(地毯、橡胶地板)以及保温隔热层(聚苯乙烯、岩棉)。其重点关注材料作为单一组件的燃烧行为特征。

AS1530.7的检测对象为建筑承重结构及功能构件,具体包含:钢结构防火涂层系统、混凝土楼板/墙体组合件、防火门窗总成、通风管道防火阀体以及电缆穿隔密封系统。该标准要求对构件的整体装配形态进行全尺寸或代表性截面测试。

检测方法

AS1530.1采用辐射板法实施垂直燃烧试验:将250mm250mm试样置于垂直定向的辐射热源前(热流密度范围10-50kW/m),通过丙烷燃气喷灯施加标准火焰冲击。试验过程中同步采集火焰前锋移动速率、烟雾光密度值及试样质量损失率等参数。

AS1530.7执行ISO834标准温升曲线的耐火试验:将完整构件安装于特制燃烧炉内,按时间-温度函数(T=345log(8t+1)+20)施加热载荷。试验期间持续监测构件变形量(位移传感器)、背火面温度场分布(热电偶阵列)以及密封性能(棉垫点火判定),并记录失效时间点。

检测仪器





4.数据采集系统:同步记录热释放率(锥形量热计)及质量变化数据






5.气密性测试工具:标准化棉垫夹具与计时触发装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