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皮革真伪深入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革真伪鉴别包含五大核心检测模块:物理性能测试涵盖材料厚度测量(0.01mm精度)、抗张强度测定(ASTMD2209标准)、撕裂负荷测试(ISO3377-1规范);化学成分分析涉及蛋白质含量测定(凯氏定氮法)、有机挥发物检测(GC-MS联用技术)、重金属元素筛查(ICP-OES法);显微结构观测包括纤维排列形态分析(200倍显微成像)、毛孔分布规律验证;燃烧特性试验记录材料燃烧速度、火焰特征及残留物形态;表面标识核查重点验证生态认证标志(如LWG认证)的合规性。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全品类皮革制品鉴定:按材质分为头层动物真皮(牛皮/羊皮/鳄鱼皮等)、再生复合革(PU/PVC基材)、生物合成革(菌丝体培养材质);按产品类型涵盖鞋履类(运动鞋/皮鞋)、箱包类(手提包/旅行箱)、家具类(沙发/汽车座椅)及服饰配件(表带/腰带);按加工工艺区分全粒面革、修面革、漆皮等特殊处理材质。特别适用于珍稀动物皮制品(CITES附录物种)的司法鉴定需求。
检测方法
1.显微分析法:采用三目生物显微镜配合微分干涉对比技术(DIC),在200-400倍放大倍数下观测横截面纤维结构。真皮呈现天然胶原纤维的三维网状架构,人造革显示规则化纤编织特征。
2.红外光谱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采集4000-400cm⁻波段吸收图谱。真皮在1650cm⁻(酰胺I带)、1550cm⁻(酰胺II带)处显示特征蛋白吸收峰,合成材料出现聚氨酯/聚氯乙烯特征峰。
3.热裂解-GC/MS联用法:将样品在600℃氦气氛中裂解后,通过DB-5MS色谱柱分离挥发性产物。真皮检出吡咯烷酮、戊二胺等含氮化合物,合成材料则出现增塑剂(DINP/DIDP)特征峰。
4.燃烧测试法:在通风橱内用本生灯进行可控燃烧实验。真皮燃烧时释放毛发焦糊味,残留物呈松脆炭化状;PVC革产生刺鼻氯气味并伴随黑烟;PU革熔融滴落并形成硬质焦块。
检测仪器
1.数字式测厚仪:配备Φ10mm平面测头,符合ISO2589标准要求,量程0-10mm,分辨率1μm
2.万能材料试验机:配置500N载荷传感器,可执行ASTMD2209拉伸试验与ISO3377撕裂试验
3.场发射扫描电镜:具备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双探测器系统,工作电压5kV时可获得5nm分辨率图像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采用径向观测模式,可同时测定铅/镉/铬等8种重金属元素
5.热重-红外联用系统:实现材料热失重过程与逸出气体的实时同步分析
6.X射线荧光光谱仪:配备硅漂移探测器(SDD),满足RoHS指令对有害物质的快速筛查需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真皮沙发质量检测
下一篇:涂改液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