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轮胎气压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5-2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轮胎气压系统性检测包含四大核心模块:基础压力验证模块重点核查轮胎冷态压力与制造商标定值的偏差度(3kPa精度要求),采用三次重复测量取均值法消除环境干扰;动态压力监测模块通过车载传感器采集行驶状态下的压力波动数据(采样频率≥10Hz),分析急加速/制动工况的瞬态压力变化特征;密封性评估模块运用压降测试法(15分钟观测周期)判定微泄漏风险等级;温度补偿验证模块建立环境温度-胎压对应曲线(-20℃至+60℃温域),验证压力传感器的温度漂移补偿机制。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覆盖三大应用场景:乘用车领域重点适配子午线轮胎(规格195/65R15至275/40R20),执行ISO4000-1:2015乘用胎压规范;商用车领域对应载重轮胎(层级12PR-16PR),依据GB/T2977-2016实施双轴压力测试;特种车辆领域包含工程机械轮胎(直径≥1200mm),采用ASTMF1920非公路胎压标准。季节性修正系数需区分寒带(-30℃基准)与热带气候(+45℃基准),海拔补偿需按每升高1000米修正3.5kPa梯度计算。
检测方法
标准冷态测量法规定车辆需静置3小时以上且轮胎温度与环境温差≤3℃,使用A级精度数字压力表进行三次独立测量;动态监测采用CAN总线直连式采集方案(传输延迟≤50ms),配合六轴惯性传感器建立压力-载荷动力学模型;密封性测试执行阶梯增压程序(50kPa→标准值→150%标准值),使用氦质谱检漏仪定位微米级漏点;温度循环测试在气候箱内完成5次-20℃至+60℃的热冲击循环(升降温速率10℃/min),记录传感器输出线性度误差。
检测仪器
基础测量层配置Class0.5级数字胎压计(量程0-1000kPa),配备锥形气门嘴适配器组;动态监测层采用CANFD总线记录仪(带宽2MHz)配合MEMS压力传感器阵列;密封性测试装备包含真空氦检系统(灵敏度110⁻⁷Pam/s)及红外热成像仪(热灵敏度≤50mK);环境模拟层配置三综合试验箱(温变速率15℃/min),集成激光干涉式压力基准装置(不确定度0.05%FS)。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溯源体系,校准周期严格遵循JJG875-2019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轮胎安全检测
下一篇:轮胎强度测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