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1  

检测项目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主要包含以下关键检测指标: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复合地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变形模量:量化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特性极限承载力:测定地基发生整体破坏前的最大荷载值沉降量及沉降速率:监测各级荷载下的瞬时沉降与稳定沉降数据回弹变形量:记录卸荷阶段的地基恢复变形特征试验需同步验证桩土应力比、置换率等设计参数的实际效果,并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判定桩体完整性对承载性能的影响。检测范围本试验适用于以下典型复合地基类型:地基类型适用工程地质条件水泥土搅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主要包含以下关键检测指标:

  • 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复合地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 变形模量:量化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特性
  • 极限承载力:测定地基发生整体破坏前的最大荷载值
  • 沉降量及沉降速率:监测各级荷载下的瞬时沉降与稳定沉降数据
  • 回弹变形量:记录卸荷阶段的地基恢复变形特征

试验需同步验证桩土应力比、置换率等设计参数的实际效果,并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判定桩体完整性对承载性能的影响。

检测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以下典型复合地基类型:

地基类型适用工程地质条件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软土地区工业厂房淤泥质土、填土
CFG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基础砂性土、粉土
碎石桩复合地基高速公路路基液化砂土、湿陷性黄土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港口码头结构滨海沉积层

特殊条件下需扩大检测范围的情况包括:场地存在暗浜/古河道、地下水位剧烈波动区、地震设防烈度8度以上区域。

检测方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

按《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执行分级加载程序:
1.预压阶段:施加10%设计荷载消除系统间隙
2.正式加载:每级增量取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8
3.稳定标准:连续2小时内沉降量不超过0.1mm/h
4.终止条件:累计沉降量达承压板宽度6%或出现明显破坏征兆
5.卸荷观测:分3级卸除荷载并记录回弹数据

快速维持荷载法

适用于渗透性较好的砂土地基:
•每级荷载维持时间缩短至30分钟
•采用双曲线法外推最终沉降量
•需进行不少于3小时的最终荷载维持观测

自平衡测试法

针对大直径桩复合地基的特殊工艺:
1.在桩身预埋荷载箱装置
2.通过液压系统同步施加反向荷载
3.测量上下段桩体的位移响应
4.根据Q-s曲线推算等效传统载荷结果

检测仪器

加载系统组件

  • 液压千斤顶组:出力范围500-5000kN,配置电动油泵及稳压装置
  • 反力装置:包括锚桩横梁反力架(适用抗拔桩≥4根)、堆载平台(配重物安全系数≥1.8)
  • 承压板组件:刚性钢板厚度≥30mm,面积根据置换率计算确定

测量系统组件

仪器类型精度要求布置原则
压力传感器≤0.5%FS对称布置于千斤顶油路系统
位移传感器(LVDT)0.01mm四角对称布置且距承压板边缘≥50mm
倾角仪0.1安装于承压板中心及反力梁中部
数据采集仪16位AD转换精度采样频率≥1Hz且具备实时存储功能

辅助设备配置要求

  • 基准梁系统:独立支撑结构跨度≥3m,温度膨胀系数≤110⁻6/℃
  • 环境监测装置:包含风速计(量程0-10m/s)、温度计(分辨率0.1℃)
(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要求进行仪器校准和环境补偿)(全文共计4128字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