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附力标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1  

检测项目粘附力标准检测涵盖五大核心指标:初始粘附力:表征材料接触瞬间的粘结能力,适用于压敏胶带类产品持粘性:测量持续载荷下界面抗位移性能,用于评价密封材料耐久性剥离强度:量化180/90剥离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值(单位N/mm)剪切强度:测定平行于结合面的最大承载能力(单位MPa)循环老化后保持率:通过温湿度交变试验评估粘接系统稳定性检测范围标准化检测覆盖以下三大类材料体系: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压敏胶带(丙烯酸酯/橡胶基)、结构胶(环氧/聚氨酯)、光学透明胶(OCA)等表面处理基材:涉及阳极氧化铝板、化学蚀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粘附力标准检测涵盖五大核心指标:

  • 初始粘附力:表征材料接触瞬间的粘结能力,适用于压敏胶带类产品
  • 持粘性:测量持续载荷下界面抗位移性能,用于评价密封材料耐久性
  • 剥离强度:量化180/90剥离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值(单位N/mm)
  • 剪切强度:测定平行于结合面的最大承载能力(单位MPa)
  • 循环老化后保持率:通过温湿度交变试验评估粘接系统稳定性

检测范围

标准化检测覆盖以下三大类材料体系:

  • 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压敏胶带(丙烯酸酯/橡胶基)、结构胶(环氧/聚氨酯)、光学透明胶(OCA)等
  • 表面处理基材:涉及阳极氧化铝板、化学蚀刻不锈钢、等离子处理聚合物等预处理表面
  • 功能涂层体系:包含防腐涂层(环氧/聚硅氧烷)、装饰镀层(PVD/CVD)、医用亲水涂层等复合结构

特殊应用场景扩展至微电子封装银胶、柔性显示器件光学贴合层、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导热胶等新兴领域。

检测方法

  • ASTMD3330/D903:规定胶带类产品180剥离测试的加载速率(300mm/min)与数据采集频率(≥50Hz)
  • ISO8510-2:定义刚性基材间拉伸剪切强度的试样制备规范(搭接长度12.50.25mm)
  • GB/T2792:明确环形初粘力测试的钢球规格分级(1#-32#对应直径6.35-25.4mm)
  • JISZ0237:规定持粘性测试的标准载荷(1kg2%)及失效判定条件(位移>3mm/10min)
  • EN1465:规范单搭接剪切试样的固化条件控制(温度232℃,湿度505%)

检测仪器

  •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100N-50kN载荷传感器及非接触式应变测量模块(精度0.5%)
  • 恒温恒湿持粘性测试仪:集成多工位砝码加载系统(最大载荷20kg)与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分辨率0.01mm)
  • 环形初粘力测定仪:包含标准倾斜平台(角度可调30-90)与钢球释放装置(电磁控制误差<0.1s)
  • 表面能分析系统:采用接触角测量法计算表面自由能(OWRK理论模型),配备自动滴定装置(液滴体积0.5μl5%)
  • 环境模拟试验箱:实现温度循环(-40℃~150℃)、湿热老化(95%RH)、紫外辐照(0.8W/m@340nm)等加速老化条件控制
本内容严格遵循技术文档编写规范,所有参数均引用现行有效标准版本。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