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质量权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1  

检测项目古陶瓷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1)胎体质地密度与矿物组成分析;2)釉面化学成分及呈色机理研究;3)装饰纹样工艺特征鉴别;4)烧制温度曲线复原;5)碳十四同位素与热释光年代测定;6)修复痕迹显微鉴定。其中胎釉成分需精确到微量元素级别(ppm级),烧制温度误差控制在20℃范围内。检测范围本检测体系适用于:1)各历史时期(唐/宋/元/明/清)官窑及民窑制品;2)不同窑系(龙泉/景德镇/德化/耀州等)典型器物;3)包括瓶/罐/碗/盘/塑像等全品类器型;4)出土物与传世品的差异化分析;5)修复前原状评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古陶瓷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1)胎体质地密度与矿物组成分析;2)釉面化学成分及呈色机理研究;3)装饰纹样工艺特征鉴别;4)烧制温度曲线复原;5)碳十四同位素与热释光年代测定;6)修复痕迹显微鉴定。其中胎釉成分需精确到微量元素级别(ppm级),烧制温度误差控制在20℃范围内。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1)各历史时期(唐/宋/元/明/清)官窑及民窑制品;2)不同窑系(龙泉/景德镇/德化/耀州等)典型器物;3)包括瓶/罐/碗/盘/塑像等全品类器型;4)出土物与传世品的差异化分析;5)修复前原状评估与修复后效果验证。特殊样本涵盖低温陶器(600-800℃)、炻器(1000-1150℃)及硬质瓷(1250-1400℃)等不同烧结程度器物。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递进式分析策略:一级筛查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进行元素半定量分析;二级验证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发射谱(PIXE)实现痕量元素检测;三级确认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完成同位素比值测定。年代学检测同步应用热释光测年法与碳十四加速器质谱(AMS)技术交叉验证。

微观结构解析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配合能谱仪(EDS),分辨率达1.5nm级别。釉层气泡分布统计使用工业CT断层扫描技术,重建精度优于10μm。纹饰工艺鉴别依托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6000),可实现8000倍光学放大与三维形貌建模。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集群包含:1)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仪(SR-XAFS),用于研究釉料中过渡金属元素价态;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配备ATR附件,可无损分析有机物残留;3)高分辨率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系统(532nm/785nm双激光源),专用于低温釉料晶相识别;4)全自动热膨胀仪(DIL)测定古代胎体烧结温度曲线。

辅助设备包括:三维白光干涉表面轮廓仪(垂直分辨率0.1nm)、大样品室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联用系统。所有仪器均通过ISO/IEC17025实验室认证并定期参与国际比对实验。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