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应力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2  

检测项目残余应力分布、双折射率测定、主应力方向分析、应力梯度测量、各向异性评估、热应力表征、机械应力分布、成型工艺应力、焊接残余应力、退火效果验证、注塑成型内应力、玻璃退火质量、光学元件波前畸变、晶体生长缺陷、薄膜涂层应力、复合材料界面应力、粘接层剪切应力、微结构机械损伤、相变诱发应力、辐照致应力变化、化学强化玻璃表面压应力、3D打印层间应力、光学镜头装配应力、医用导管成型应力、光伏硅片切割损伤、光纤预制棒热应力、汽车玻璃淬火应力、航空有机玻璃疲劳应力、微电子封装热失配应力、人工晶体生物相容性应力检测范围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残余应力分布、双折射率测定、主应力方向分析、应力梯度测量、各向异性评估、热应力表征、机械应力分布、成型工艺应力、焊接残余应力、退火效果验证、注塑成型内应力、玻璃退火质量、光学元件波前畸变、晶体生长缺陷、薄膜涂层应力、复合材料界面应力、粘接层剪切应力、微结构机械损伤、相变诱发应力、辐照致应力变化、化学强化玻璃表面压应力、3D打印层间应力、光学镜头装配应力、医用导管成型应力、光伏硅片切割损伤、光纤预制棒热应力、汽车玻璃淬火应力、航空有机玻璃疲劳应力、微电子封装热失配应力、人工晶体生物相容性应力

检测范围

光学玻璃制品、聚合物薄膜材料、石英晶体元件、医用注射器针筒、LED封装环氧树脂、汽车灯罩聚碳酸酯部件、手机屏幕保护玻璃、光学镜头模组、实验室器皿玻璃制品、建筑夹层安全玻璃、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微流控芯片基板、光伏组件封装材料、航空航天透明座舱盖、工业视镜观察窗玻璃瓶罐成型品注塑模具试模样品激光切割边缘区域化学钢化玻璃制品3D打印透明树脂模型人工关节PEEK植入物微电子封装胶体光学棱镜退火试样水晶工艺品铸造有机玻璃板太阳能集热管真空玻璃

检测方法

1.光弹性法:通过构建偏振光场观测等差线与等倾线分布,建立应力-光学定律数学模型进行全场分析
2.相位补偿法:采用Babinet补偿器或Senarmont法实现λ/4相位延迟测量单点双折射量值
3.数字图像相关法:结合CCD相机采集多幅偏振干涉图样进行数字条纹分析
4.激光散射法:利用He-Ne激光器产生散射光强与材料内部应力的对应关系进行三维表征
5.白光偏振干涉术:采用宽光谱光源消除二阶干涉条纹实现纳米级应力分辨率
6.光栅投影法:通过投影编码光栅测量表面形变反演内部应力状态
7.太赫兹时域光谱法:利用太赫兹波对非导电材料的穿透特性实现深层应力成像
8.显微偏振系统:集成偏光显微镜与图像分析软件实现微区(<10μm)应力测绘
9.动态载荷实时监测:结合拉伸试验机与高速偏振相机进行瞬态应力场记录
10.红外光弹法:采用长波红外光源检测不透明材料的表面应力分布

检测标准

ASTMC148-17玻璃容器偏振光检验方法标准
ISO11485-3:2014玻璃制品内应力测定-第3部分:偏振光法
GB/T18144-2022玻璃应力的偏振光学测定方法
JISR3252:2020平板玻璃表面应力的测量方法
EN12150-2:2021热钢化安全玻璃-第2部分:残余应力测试
ASTMF218-20塑料薄膜双折射测量的试验方法
ISO12543-4:2021建筑玻璃-夹层玻璃-第4部分:边缘应力评估
GB/T40312-2021塑料光学元件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
DIN52325:2018玻璃制品-通过偏光镜检验退火质量
AS/NZS4667:2020强化玻璃残余表面压应力的测量

检测仪器

1.偏光应力仪:配置正交偏振片组与精密旋转载物台,配备λ波片补偿系统
2.激光数字光弹系统:集成532nm激光源与百万像素CMOS相机的高分辨率测量装置
3.全场扫描式应力分析仪: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多轴扫描机构实现自动全域测量
4.显微偏振成像系统:配备20~100物镜的偏光显微镜与图像处理工作站
5.在线式玻璃带应力监测仪:专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高温实时监测设备
6.太赫兹时域光谱仪:配置延迟线扫描机构与低温GaAs探测器的无损检测系统
7.动态载荷耦合装置:同步控制液压伺服系统与高速偏振相机的联合测试平台
8.全自动双折射测量仪:内置XYZ三轴机器人样品台的批量检测设备
9.便携式现场应力检测仪:采用LED光源与锂电池供电的野外作业专用机型
10.高温原位观测系统:配备加热炉与蓝宝石观察窗的特殊环境测试装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