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耗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23  

检测项目摩擦系数测定、体积磨损量分析、质量损失率计算、表面粗糙度测量、硬度变化评估、磨痕宽度记录、磨粒尺寸分布统计、润滑性能测试、接触疲劳寿命预测、热稳定性验证、涂层附着力检验、动态摩擦响应监测、微观形貌扫描(SEM)、三维轮廓重构、材料转移量量化、氧化层厚度测定、弹性模量变化分析、界面剪切强度测试、循环载荷耐受性评估、振动磨损模拟试验、多轴应力耦合磨损分析、腐蚀-磨损协同效应研究、生物相容性材料耐磨评价、高温高压极端环境模拟测试、低温脆性磨损特性验证、流体介质影响度对比试验、电化学磨损过程监测、纳米级磨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摩擦系数测定、体积磨损量分析、质量损失率计算、表面粗糙度测量、硬度变化评估、磨痕宽度记录、磨粒尺寸分布统计、润滑性能测试、接触疲劳寿命预测、热稳定性验证、涂层附着力检验、动态摩擦响应监测、微观形貌扫描(SEM)、三维轮廓重构、材料转移量量化、氧化层厚度测定、弹性模量变化分析、界面剪切强度测试、循环载荷耐受性评估、振动磨损模拟试验、多轴应力耦合磨损分析、腐蚀-磨损协同效应研究、生物相容性材料耐磨评价、高温高压极端环境模拟测试、低温脆性磨损特性验证、流体介质影响度对比试验、电化学磨损过程监测、纳米级磨削精度控制测试、复合材料界面分层磨损研究

检测范围

橡胶轮胎胎面胶料、金属轴承滚道表面涂层、高分子密封圈材料、陶瓷切削刀具刃口镀层、汽车刹车片摩擦衬片、液压缸活塞杆镀铬层、纺织机械导纱瓷件表面釉料、塑料齿轮啮合面改性层、手机屏幕保护玻璃涂层、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铁路钢轨踏面硬化层、人工关节钛合金氧化膜层、光伏板玻璃减反射膜层、海洋平台防腐涂料体系、锂电池隔膜陶瓷涂层、食品包装薄膜印刷油墨层、3D打印尼龙制件表面光洁层、光学镜头增透膜系结构层、风力发电机叶片前缘防护胶衣层、石油钻杆螺纹镀铜润滑层、半导体晶圆抛光垫复合材料层、建筑幕墙自清洁纳米涂层

检测方法

Taber磨耗试验机法:通过旋转砂轮对试样施加规定载荷进行环形轨迹磨损测试,计算单位转数的质量损失率。

往复式摩擦试验机法:模拟线性滑动摩擦工况,实时记录法向力与切向力变化曲线以计算动态摩擦系数。

球-盘接触磨损试验法:采用标准化钢球与试样盘面接触旋转,通过三维轮廓仪量化磨痕体积损失。

微动磨损试验系统:实现微米级振幅的高频往复运动模拟接触界面微动损伤过程。

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台:集成加热模块与气氛控制系统,研究500℃以上极端工况下的材料退化行为。

湿式磨耗测试法:在液体介质环境中进行磨损实验以评估润滑剂或腐蚀介质的协同作用。

冲击磨损试验装置:通过动能加载系统产生瞬时冲击载荷研究材料抗冲击磨损性能。

多参数在线监测技术:同步采集温度场分布图(红外热像仪)、声发射信号(压电传感器)及电化学阻抗谱数据。

检测标准

ASTMG99-17《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标准试验方法》、ISO18535-2016《硬质合金耐磨性测定方法》、GB/T3960-2016《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ASTMD1044-13《透明塑料表面耐磨性标准试验方法》、ISO4649-201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JISK7204-2020《塑料划痕硬度铅笔法测试规程》、GB/T12444-2006《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ASTMF1978-18《金属植入物微动腐蚀疲劳试验指南》、DIN53516-2010《橡胶试验-耐磨性能测定》、ISO20808-2019《精细陶瓷界面摩擦特性评估方法》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集成高精度载荷传感器与位移编码器,可执行拉伸/压缩模式下的动态摩擦学测试。

白光干涉三维形貌仪:通过非接触式光学扫描获取亚纳米级表面粗糙度参数及磨损体积数据。

高频往复摩擦试验机:配备电磁驱动系统实现最高50Hz的往复频率测试能力。

高温真空摩擦试验台:采用感应加热与分子泵组实现10-3Pa真空度下1000℃高温环境模拟。

微区力学探针系统:利用纳米压痕技术测量局部区域硬度变化及弹性恢复特性。

原位电化学工作站:同步监测磨损过程中的开路电位波动与极化电阻演变规律。

高速摄像记录系统:配备百万帧频相机捕捉瞬态接触界面粒子脱落行为。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磨损表面化学元素价态变化及转移膜形成机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