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he染色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01  

中性粒细胞HE染色检测是一种基于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的专业病理学方法,用于评估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中的形态特征、分布模式和潜在异常。检测要点包括细胞核着色均匀性、胞浆颗粒清晰度、炎症浸润程度量化及异常结构识别,确保结果符合病理诊断标准。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中性粒细胞密度计数:通过显微镜视野单元测量中性粒细胞数量,参数包括细胞密度范围0-500个/mm²,精度±5%。

核形态异常检测:评估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性,参数包括核分裂指数0-10%,使用标准分型系统。

胞浆颗粒染色强度:量化颗粒着色均匀度,参数通过光度计测量光密度值0-2.5 OD单位。

炎症浸润程度评分:分级系统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密度,参数采用0-4级评分标准。

细胞大小测量:测定中性粒细胞直径,参数范围7-15μm,分辨率0.1μm。

核质比计算:计算细胞核与胞浆体积比例,参数标准值0.3-0.7,误差±0.05。

异常细胞识别率:检测病理样本中畸形细胞比例,参数阈值≥5%为阳性检出。

染色均匀性评价:评估HE染色整体一致性,参数基于视觉评分1-5级。

颗粒退化指数:量化颗粒溶解程度,参数计算退化细胞百分比0-100%.

中性粒细胞迁移分析:测量细胞在组织中的移动距离,参数设定迁移率0-100μm/h。

检测范围

急性炎症疾病诊断:用于细菌感染或创伤引起的病理组织样本分析。

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研究:评估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在血液病中的病理特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

感染性病理标本:检测败血症或脓肿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反应模式。

肿瘤微环境评估:研究癌变组织中中性粒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

药物毒性测试:评估药物对中性粒细胞形态的影响在毒理学实验中。

动物模型病理分析:应用于兽医诊断中的炎症组织样本检测。

法医病理学检验:分析创伤或死亡案例中的中性粒细胞分布证据。

免疫组织化学辅助:结合抗体染色进行白细胞亚型分型研究。

生物材料相容性测试:评估植入材料引发的局部中性粒细胞反应。

检测标准

依据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检测质量控制。

参考ISO 10993-6生物材料病理评估标准进行组织反应分析。

遵循GB/T 20468-2006临床实验室中性粒细胞检验技术规范。

采用GB/T 14926.1-2001实验动物病理学检测方法。

应用ASTM F748标准评估医疗器械相关炎症反应。

参照WHO血液病理学指南进行细胞形态学分型。

依据CLSI H56-A标准设定显微镜检测操作规程。

采用GB/T 16886.6-201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病理试验方法。

参考ISO 17025检测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

遵循GB/T 27401-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病理检验。

检测仪器

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40-1000x,用于细胞形态观察和初步计数。

自动组织切片机:切片厚度范围2-10μm,确保组织样本均匀制备。

染色工作站:自动控制染色时间和温度,实现HE染色标准化流程。

数字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并量化细胞图像,功能包括密度计算和形态测量。

细胞计数器:自动统计中性粒细胞数量,精度±2%,辅助高样本量检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