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牙周炎建模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01  

大鼠牙周炎模型构建与病理评估是口腔医学研究的关键基础技术。本检测涵盖菌斑控制、机械损伤诱导、组织病理学分析等核心环节,重点监控牙槽骨吸收量、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结缔组织破坏等病理指标,确保模型构建的标准化与可重复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临床附着丧失量:测量牙龈边缘至釉牙骨质界的垂直距离,精度±0.05mm

牙槽骨吸收高度:采用显微CT三维重建,量化骨嵴顶垂直吸收量,分辨率10μm

龈沟液炎症因子:ELISA法检测IL-1β、TNF-α浓度,检测限0.1pg/mL

组织病理学评分:H&E染色评估上皮增生/溃疡程度,分级0-4级

破骨细胞计数:TRAP染色定位牙槽骨表面,单位面积计数≥3核细胞

胶原纤维破坏率:Masson三色染色分析主纤维束断裂比例,误差±2%

菌斑控制指数:称重法测定结扎丝附着生物膜量,精度0.1mg

微循环状态: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牙龈血流量,采样率32Hz

牙龈出血指数:标准探针施加0.25N力,记录30秒内出血点数量

牙周袋深度:定制探针测量龈缘至袋底距离,量程0-12mm

密度值:显微CT灰度分析松质骨矿化程度,阈值350-2000HU

成纤维细胞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OD值,波长570nm

检测范围

丝线结扎诱导模型:4-0丝线环扎磨牙龈沟,持续菌斑积累

病原体接种模型:Pg菌悬液(10⁹CFU/mL)局部注射感染

机械损伤模型:显微凿造成标准牙槽骨缺损(2×2×1mm³)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条件性敲除Tlr4基因大鼠牙周组织响应

糖尿病并发模型:链脲佐菌素诱导高血糖状态下的牙周破坏

正畸力加载装置:50g持续力近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

药物干预研究:局部缓释载药微球(尺寸50-200μm)疗效验证

骨替代材料:β-TCP支架(孔隙率70%)植入牙槽嵴缺损区

激光治疗参数:Er:YAG激光(100mJ/10Hz)照射牙龈组织

口腔微生物组:16S rRNA测序分析龈下菌群α多样性

种植体周围炎:钛种植体颈部故意菌斑堆积建模

衰老相关模型:24月龄老年大鼠自然病程观察

检测标准

组织处理规范:ISO 7405:2018 牙科材料生物学评价

骨计量学分析:GB/T 39139.1-2020 硬组织切片制备技术

炎症分级系统:GB/Z 40893.2-2021 实验动物病理学诊断规范

微生物检测:ISO 20776-1:2019 体外药敏试验通则

影像学评估:ASTM E1695-20 微焦点X射线系统校准

动物福利准则:GB/T 35892-2018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

生化检测:GB/T 38484-2020 龈沟液采集方法

组织染色:WS/T 799-2022 病理特殊染色技术规范

细胞培养:YY/T 0606.25-2014 动物细胞培养要求

基因检测:GB/T 37875-2019 核酸定量测量方法

检测仪器

显微CT扫描系统:Skyscan 1272,18μm分辨率三维重建牙槽骨形态

硬组织切片机:Leica SP1600,制备30μm厚磨片用于骨形态计量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ArcturusXT,精确分离牙龈上皮靶细胞群

实时活体成像:PerkinElmer IVIS,动态监测荧光标记炎症进程

高频超声探头:VisualSonics Vevo3100,50MHz频率解析牙龈血流

显微硬度计:Shimadzu HMV-G,50g载荷检测牙骨质机械性能

共聚焦显微镜:Zeiss LSM900,多通道荧光成像胶原降解区域

高通量测序仪:Illumina NovaSeq,16S rRNA检测龈下微生物组成

生物力学试验机:Instron 5943,0.5N测力传感器量化牙齿松动度

冰冻切片机:Thermo CryoStar NX50,-20℃制备未脱钙组织切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