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聚酰胺隔热条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3-05-03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在聚酰胺隔热条检测试验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实测技术经验,聚酰胺隔热条检测的检测项目涉及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可靠性能等多个类别。参考按照有关检验标准中的测试方法,拟定测试方案,并依据测试结果出具聚酰胺隔热条检测报告。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测试项目
检测项目 | 检测标准 |
---|---|
部分参数 |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GB/T 23615.1-2017 |
外观 |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GB/T 23615.1-2017 5.10 |
尺寸 |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GB/T 23615.1-2017 5.8 |
密度 |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 1033.1-2008 |
DSC熔融温峰 |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GB/T 19466.3-2004 |
轴钉应力开裂试验 |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GB/T 23615.1-2017 5.9.3 |
线膨胀系数 | 塑料 -30℃~30℃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石英膨胀计法 GB/T 1036-2008 |
负荷变形温度 |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 1634.2-2004 |
邵尔硬度 | 塑料和硬橡胶 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2411-2008 |
无缺口冲击强度 |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1043.1-2008 |
室温纵向抗拉特征值 |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GB/T 23615.1-2017 5.9.6 |
弹性模量 |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1-2006 |
断裂伸长率 |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1-2006 |
横向抗拉特征值 |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GB/T 23615.1-2017 5.9.7 |
耐水性能 |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GB/T 23615.1-2017 5.9.8 |
热老化试验 |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GB/T 23615.1-2017 5.9.9 |
部分参数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
外观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6.2 |
尺寸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6.3 |
横向抗拉强度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附录A |
密度 |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 1033.1-2008 |
邵尔硬度 | 塑料和硬橡胶 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2411-2008 |
冲击强度(无缺口) |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1043.1-2008 |
抗拉强度(纵向)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附录B |
弹性模量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附录B |
断裂伸长率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附录B |
维卡软化温度 |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1633-2000 |
熔融峰温(DSC熔点) |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GB/T19466.3-2004 |
横向抗拉强度(高温性能)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附录A |
横向抗拉强度(低温性能)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附录A |
耐水性能 |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T 174-2014 附录A |
耐紫外线老化 |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 16422.3-2014 |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上一篇:建筑用铝-挤压木复合型材检测
下一篇: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