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特异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11  

水稻新品种特异性检测是通过科学方法验证品种独特性的关键流程,重点针对形态性状、分子标记及生理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确保品种真实性和育种创新价值。检测涵盖田间表型观测、基因位点筛查及抗逆性量化评估,为品种登记和保护提供法定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株高变异系数测定:测量主茎基部至穗顶垂直距离,样本量≥200株,变异阈值≤5%

抽穗期稳定性分析:记录50%植株抽穗日期,连续三年数据偏差≤2天

粒型特征参数检测:千粒重测量精度±0.1g,粒长/粒宽比标准差≤0.15

叶绿素含量光谱检测:SPAD值测定范围0-99,重复测量误差±1.2单位

稻瘟病抗性分级鉴定:采用0-9级病斑面积评估体系,接种菌株包括ZB13/ZC15

白度定量分析:垩白粒率统计样本≥1000粒,图像识别精度98%

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碘蓝值法测定,检测范围5-35%,国标允许误差±0.8%

香味基因SSR标记筛查:检测Badh2-E7等位基因,PCR扩增重复一致性≥99%

分蘖动态建模:有效分蘖数统计周期20-60天,三维扫描重建分蘖角度

耐冷性生理指标测试:4℃低温胁迫下脯氨酸含量检测,HPLC精度0.01μg/g

稻米蛋白组分分离:醇溶蛋白电泳图谱比对,条带差异分辨率0.5mm

根系氧化力测定:α-萘胺法量化根活力,单位μg/g·h±5%

检测范围

常规籼稻育种材料:包括三系法/两系法杂交亲本,重点关注恢复系与保持系特异性

粳稻新品种系:针对寒地早熟品种群体,检测耐低温相关性状表达稳定性

功能型水稻品系:高抗性淀粉、富硒等特殊成分品种的成分含量验证

杂交稻F1代种子:杂交组合真实性鉴定,检测杂种优势相关分子标记

转基因水稻品系: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筛查,侧翼序列特异性分析

地方稻种种质资源:古老农家品种的性状数据化建档与特异性定位

节水抗旱稻品种: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参数采集

耐盐碱新品系:盐浓度100mmol/L环境下的存活率与生物量测定

巨型胚突变体:胚乳与胚重量比值测定,胚部占比≥18%为特征阈值

低镉积累品种:土壤镉含量1.5mg/kg条件下的籽粒镉迁移系数检测

光温敏核不育系:临界温度23.5±0.5℃育性转换率观测

再生稻品种体系:头季收割后腋芽再生力量化评估,再生率≥80%标准

检测标准

GB/T19557.1-2022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水稻

NY/T1433-2023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分子标记法

ISO2170:2020谷物与豆类千粒重测定法

GB5009.3-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稻米水分测定

UPOVTG/16/10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水稻测试技术规范

GB/T5498-2023粮油检验容重测定

NY/T309-2023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技术规程

ISO6645:2022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35883-2018水稻品种真实性鉴定SNP分子标记法

NY/T3671-2020水稻耐冷性鉴定技术规程

ASTMD6600-2022稻谷垩白度计算机视觉分析方法

GB/T40365-2021植物品种分子鉴定高通量测序法

检测仪器

全自动植株表型平台:整合激光扫描与多光谱成像,实现株高、叶倾角等50项参数高通量采集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SSR/SNP标记扩增检测,通量192样本/次,熔解曲线分辨率0.1℃

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稻米水分、蛋白质含量无损检测,波长范围950-1650nm

根系生长监测系统:微根管摄像装置,可进行0.1mm级根径动态测量

人工气候培养箱:温控精度±0.5℃,模拟低温胁迫与光周期处理环境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稻瘟病菌侵染过程,组织切片分辨率0.2μm

高通量DNA测序仪:全基因组重测序深度30×,单次运行通量1.5Tb

质构分析仪:测定米饭黏弹性参数,探头速度0.1-10mm/s可调

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田间实时监测光合速率,CO2测量精度±1μmol/mol

原子吸收光谱仪:重金属元素检测,镉元素检出限0.002mg/kg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稻米17种氨基酸组分分离,保留时间偏差≤0.1min

X射线显微CT系统:非破坏性观测籽粒垩白结构,空间分辨率5μ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