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衬套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3-07-05  

北检院检验测试中心为客户提供铜衬套检测服务,包括对实心铜衬套、分心铜衬套、带沟槽铜衬套、波纹铜衬套等产品的外观尺寸、表面质量、材料成分分析、表面涂层检测、润滑性能、力学性能等项目的检测服务。我们依据标准或非标项目的试验方法,制定科学的铜衬套检测试验方案,以保障客户的检测需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范围

铜衬套是一种用于机械装配中的零部件,通常用于轴承支撑和减少摩擦的作用。它是一个圆筒状的结构,内部为中空,外部包覆着铜材料。由于铜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耐磨性,铜衬套可以减少轴与支撑结构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它们在轴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一层润滑膜,降低了摩擦系数,并且能够吸收冲击和振动

实验室提供的铜衬套检测范围包含但不仅限于:

实心铜衬套:实心铜衬套是最常见的类型,它是一个完全填充铜材料的圆筒形结构。实心铜衬套一般用于支撑轴承,减少摩擦和磨损。

分心铜衬套:分心铜衬套也称为分片铜衬套,它的结构类似于实心铜衬套,但在一侧有一个或多个切缝。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铜衬套在安装过程中更容易收缩,以适应轴的尺寸。分心铜衬套通常用于自动行星轮系、变速器和其他需要可调节间隙的装配中。

带沟槽铜衬套:带沟槽铜衬套在内部表面具有一系列环形沟槽。这些沟槽可以提供额外的润滑通道,促进润滑油的循环和分布,以减少摩擦和热量积聚。带沟槽铜衬套常用于高速和高温应用,如发动机和涡轮机械。

波纹铜衬套:波纹铜衬套的内部表面具有波纹结构,类似于波纹管的形状。波纹结构可以增加铜衬套的柔性和弹性,以适应轴的变形和振动。它们广泛应用于需要吸收振动和冲击的装配中,如压缩机、离心机等。

检测项目

铜衬套检测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检查:检查铜衬套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划痕、裂纹或变形等问题。这包括检查衬套的圆度、平整度和表面光洁度。

尺寸测量:测量铜衬套的内径、外径和长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卡尺或投影仪进行。

表面质量检测:检查铜衬套表面是否存在杂质、气泡、颗粒或其他不良缺陷。这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或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液体渗透检测或超声波检测来完成。

材料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确定铜衬套所用材料的成分。这可以帮助验证材料的合规性和质量。

表面涂层检测:对于覆盖有涂层的铜衬套,需要检查涂层的附着性、厚度和均匀性等。这可以使用涂层测厚仪和附着力测试设备等来进行。

润滑性能评估:评估铜衬套的润滑性能,包括检查润滑油通道的通畅性、摩擦系数的测量和润滑膜的形成情况等。

力学性能测试:对铜衬套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这可以通过拉伸试验、硬度测试仪或其他适用的力学测试方法来完成。

部分参考标准

HB 3-14-1983 铜衬套

SANS 4379:2005 滑动轴承.铜合金衬套

KS B ISO 4379:2019 滑动轴承 - 铜合金衬套

NAS74-2014 衬套 夹紧 青铜

DLA MS14315 REV C (1)-2011 衬套,管道,黄铜或青铜,带螺纹

SAE AS6072A-2021 衬套、套筒、普通内孔衬套

HB 3-10-2002 带凸肩压入衬套

HB 3-11-2002 衬套

JRIS E 4112-2004 钢衬套和烧结金属衬套

JEC 5202-2007 衬套

试验仪器

常用的铜衬套检测试验仪器设备包括: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用于测量铜衬套的表面光洁度和粗糙度。这些仪器可以通过触针或光学方法进行测量,并提供表面粗糙度的数值结果。

形状测量仪:可用于测量铜衬套的内径、外径和长度等几何参数。这些仪器通常包括千分尺、卡尺、投影仪等,用于精确测量铜衬套的尺寸。

超声波检测仪:可以使用超声波技术对铜衬套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它们通过发送超声波脉冲并测量返回信号来检测铜衬套的内部缺陷,如裂纹、气泡等。

涂层测厚仪:如果铜衬套表面有涂层,则可以使用涂层测厚仪来测量涂层的厚度。这些仪器使用不同的原理,如磁性法、感应法或超声波法,以确定涂层的厚度。

光谱分析仪:用于检测铜衬套材料的成分。光谱分析仪可以通过光谱特征分析来确定材料中各元素的含量,以验证铜衬套的材质合规性。

液体渗透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铜衬套表面的裂纹和其他不可见的缺陷。该方法涉及在表面涂覆一种渗透剂,待其渗入缺陷后再进行观察,可通过显色或荧光检测来确认缺陷的存在。

力学性能测试仪:用于评估铜衬套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等指标。例如,使用拉伸试验机可以测定铜衬套在受力下的性能表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链板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