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7-29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常见于谷物及饲料中。检测项目涵盖食品、饲料原料及环境样品。采用色谱与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其含量,依据国际和国内标准执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玉米赤霉烯酮总量测定: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定量分析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总和。检测参数包括定量限0.5μg/kg、线性范围0.5-500μg/kg、相对标准偏差<8%。

α-玉米赤霉烯醇代谢物检测:测定玉米赤霉烯酮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检测参数包括免疫亲和柱净化同位素内标法、线性范围0.1-50μg/L、回收率85-105%。

β-玉米赤霉烯醇检测:识别玉米赤霉烯酮的次要羟基化代谢产物。检测参数包括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检测限0.05μg/kg、离子对监测质荷比321.1>277.1。

玉米赤霉酮检测:定量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还原代谢产物。检测参数包括LC-FLD分离检测、定量限1.0μg/kg、激发波长274nm/发射波长440nm。

脱氧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去氧衍生物含量。检测参数包括高分辨质谱法、质荷比m/z307.155>171.065、质量精度±3ppm。

玉米赤霉烯酮异构体分析:分离鉴定α-玉米赤霉烯酮与β-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参数包括UPLC分离异构体、梯度洗脱条件乙腈-水(40:60至95:5)、保留时间差0.8min。

结合态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测定与糖苷结合的玉米赤霉烯酮衍生物总量。检测参数包括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后检测、水解温度37±1℃、时间16h。

饲料基质筛查:快速定性筛查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状况。检测参数包括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检出限50μg/kg、符合GB13078.2限量要求。

乳制品中痕量分析:测定液态乳及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残留。检测参数包括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浓缩因子100倍、回收率85-110%。

环境样本检测:分析谷物仓储环境粉尘及土壤中的毒素分布。检测参数包括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土壤提取液浓缩比100:1、检出限0.01mg/kg。

检测范围

谷物原料:玉米、小麦、大麦及制品中的原粮与初级加工品。

饲料产品:配合饲料、预混料、青贮饲料等畜禽养殖用原料。

粮油加工品:玉米油、麦麸、谷物粉等深加工产品基质。

乳制品:原料乳、奶粉、奶酪等乳源性食品基质。

肉蛋类:动物内脏、禽蛋等次级污染农产品。

发酵食品:酱油、醋、啤酒等发酵过程产品。

婴幼儿食品:米粉、配方奶粉等特殊膳食食品。

中药材:储存期超过一年的根茎类药材原料。

食品接触材料:纸质包装浸出液中迁移物检测。

环境样本:谷物仓储区粉尘、土壤及加工器械表面拭子。

检测标准

ISO21469:2008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法

GB5009.20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GB/T30956-2014饲料中霉菌毒素筛查技术规程

AOACOfficialMethod990.34谷物及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

GB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13078.2-2017饲料卫生标准第2部分:真菌毒素限量

CAC/RCP51-2003国际食品标准中真菌毒素控制规范

SN/T1745-2006进出口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检验方法

GB/T23502-2009食品毒素免疫亲和层析检测通则

GB/T30957-2014饲料中霉菌毒素多残留LC-MS/MS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实现复杂基质痕量分析,质量分析器分辨率0.7Da,用于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准确定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荧光检测器分离结构类似物,二元梯度泵流速精度±0.5%,柱温箱控温范围±0.5℃。

全波长酶标仪: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波长范围400-750nm,精度±1nm,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筛查。

固相萃取装置:12通道并联操作实现高通量净化,真空度调节范围0-90kPa,流速控制0.5-10mL/min。

冷冻干燥机:处理含水率高的环境样本,冷阱温度-50℃,真空度<10Pa,冻干后样品回收率>9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有效磷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