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低温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05  

锂电池低温性能检测评估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电化学行为,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检测要点包括放电容量保持率、内阻变化、充电性能、循环寿命和功率输出能力。测试参数涵盖温度范围-40°C至0°C,电流密度和电压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低温放电容量测试:测量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放电能力。参数包括放电电流密度、温度点设定、容量保持百分比和终止电压。

低温充电性能检测:评估低温下电池的充电接受效率。参数包括充电电流限制、充电时间延长率、充电效率百分比和电压上升斜率。

内阻变化测定:分析低温导致的内阻增量。参数包括交流阻抗频率范围、直流内阻值、电阻增长率百分比和温度系数。

功率输出能力测试:确定低温环境下的最大功率输出。参数包括峰值功率密度、输出持续时间、功率衰减率和工作温度窗口。

循环寿命测试:在低温下进行重复充放电循环。参数包括循环次数设定、容量衰减率百分比、温度循环范围和寿命终止标准。

自放电率测量:检测低温存储后的电荷损失。参数包括荷电保持百分比、存储时间间隔、自放电速率和温度稳定性。

热管理响应分析:评估电池低温启动时的温度变化特性。参数包括温升速率、平衡温度点、热梯度分布和加热响应时间。

安全性评估:包括低温短路测试。参数包括短路电流峰值、温度上升幅度、安全阀动作阈值和故障检测时间。

电压平台稳定性测试:观察放电过程中电压变化。参数包括电压曲线斜率、平台持续时间、波动范围百分比和低温补偿参数。

恢复性能测试:测量温度回升后的能力恢复。参数包括恢复容量比例、恢复时间窗口、初始性能基准和滞后效应评估。

电解液冰点测定:确定电解液在低温下的凝固行为。参数包括冰点温度、凝固速率、粘度变化和相变点测量。

荷电状态精度检验:分析低温下的荷电状态估算误差。参数包括SOC偏差百分比、校准精度范围、电压-容量关系曲线和温度补偿系数。

检测范围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影响低温放电特性。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基和硅基负极,决定低温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电解液配方:低温型溶剂和添加剂组合,优化离子传导和流动性。

隔膜材料:聚烯烃基多孔隔膜,控制低温离子迁移和安全隔离。

圆柱形锂电池:标准18650和21700型号,用于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

方形锂电池:大容量设计,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储能设备。

软包锂电池:柔性封装结构,服务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和无人机。

锂聚合物电池:凝胶电解质体系,用于轻量化移动设备和高倍率场景。

固态锂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技术,探索低温环境下的电化学性能。

电动汽车电池系统:集成电池包包括热管理单元,适应车载低温运行。

储能系统电池:电网级和家用储能方案,针对季节性低温应用。

消费电子产品电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内置电池,确保寒冷环境可靠性。

检测标准

依据ASTME29规范温度相关测试方法。

ISO12405-3标准用于电动车辆锂离子电池性能评估。

GB/T31467.3规定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测试要求。

IEC61960标准涵盖二次锂电池性能测试程序。

JianCe2580规范涉及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测试准则。

GB/T18287标准针对便携式二次锂电池技术和安全指标。

SAEJ1798标准指导电池模块性能验证流程。

EN62619标准适用于工业锂电池安全要求。

UN38.3标准设定锂电池运输安全测试框架。

GB/T31485标准规定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规范。

检测仪器

恒温环境试验箱:提供精确低温模拟环境,控制测试温度点设定和稳定性。

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执行恒流恒压操作,测量容量、内阻和循环数据。

电化学阻抗谱仪:分析电池阻抗频谱,评估低温内阻变化和交流特性。

温度数据记录器:监测电池表面和内部温度分布,记录温升梯度和响应时间。

短路测试装置:模拟外部短路事件,检测电流峰值和热失控参数。

热成像摄像机:可视化温度热点分布,辅助热管理响应分析。

数据采集单元:实时记录电流、电压和温度数据,支持性能曲线绘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