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抗疲劳强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07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疲劳寿命:材料或构件在特定循环载荷下直至破坏的循环次数,检测参数包括循环次数(10^4~10^8次)、载荷类型(拉-拉、压-压、弯-弯等)、应力幅值(10~1000MPa)。
疲劳极限:材料在无限次循环载荷下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值,检测参数包括应力比(R=-1、0.1、0.5等)、加载频率(1~200Hz)、试验温度(-50~300℃)。
裂纹扩展速率:疲劳裂纹在循环载荷下的扩展速度,检测参数包括裂纹长度(0.1~100mm)、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0.1~100MPam^1/2)、加载频率(0.1~10Hz)。
疲劳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与光滑试样疲劳极限的比值,检测参数包括缺口半径(0.1~5mm)、缺口角度(30~120)、缺口深度(0.5~10mm)。
低周疲劳寿命:材料在高应力、低循环次数(<10^4次)下的寿命,检测参数包括应变范围(0.1%~5%)、应变率(10^-4~10^-1/s)、应力幅值(100~1000MPa)。
热疲劳寿命:材料在温度循环与机械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寿命,检测参数包括温度范围(-100~1000℃)、温度变化速率(1~50℃/min)、循环次数(10~10^5次)。
接触疲劳寿命:滚动或滑动接触表面的疲劳破坏寿命,检测参数包括接触应力(100~5000MPa)、转速(100~5000rpm)、润滑条件(干摩擦、油润滑)。
疲劳强度系数:材料拉伸强度与疲劳极限的比值,检测参数包括抗拉强度(σb=200~2000MPa)、疲劳极限(σ-1=50~800MPa)、比值范围(0.4~0.7)。
疲劳延性系数:材料塑性应变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参数,检测参数包括塑性应变幅(Δεp/2=0.01%~1%)、疲劳寿命(Nf=10~10^4次)、系数范围(0.1~0.5)。
疲劳裂纹起始寿命:从加载开始到裂纹出现的循环次数,检测参数包括裂纹起始判据(裂纹长度≥0.05mm)、循环次数(10^2~10^6次)、应力幅值(50~500MPa)。
检测范围
金属材料:钢铁、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等结构材料,用于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构件。
高分子材料:塑料(PP、PC、ABS)、橡胶(天然橡胶、丁腈橡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封装、医疗器械等。
陶瓷材料:结构陶瓷(氧化铝、氮化硅)、功能陶瓷(压电陶瓷、热敏陶瓷)等,用于高温设备、电子元件、航天器件等。
机械构件:轴类(传动轴、主轴)、齿轮(圆柱齿轮、锥齿轮)、轴承(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弹簧(压缩弹簧、拉伸弹簧)等,用于机床、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
航空航天部件:飞机起落架、发动机叶片(涡轮叶片、压气机叶片)、卫星结构件(支架、面板)、火箭发动机喷管等,要求高可靠性和长寿命。
汽车零部件:车架(钢制车架、铝制车架)、悬挂系统(减震器、摆臂)、发动机部件(活塞、连杆、曲轴)、车轮(钢制车轮、铝合金车轮)等,承受循环载荷的关键部件。
电子设备组件:半导体封装引脚(铜引脚、合金引脚)、印刷电路板(PCB)、电子连接器(插拔式连接器、焊接式连接器)、电池外壳(铝壳、钢壳)等,防止疲劳断裂导致失效。
医疗器械:人工关节(髋关节、膝关节)、植入式器件(心脏起搏器、支架)、手术器械(手术刀、镊子)、医疗设备机架等,要求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能源设备: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叶片、碳纤维叶片)、汽轮机转子(低压转子、高压转子)、锅炉管道(水冷壁管、过热器管)、太阳能支架(铝合金支架、钢制支架)等,承受交变载荷的大型构件。
轨道交通部件:铁路车轮(整体车轮、箍轮)、钢轨(重轨、轻轨)、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轮对)、高铁受电弓(碳滑板、支架)等,长期受循环应力作用。
检测标准
ASTME466-15:金属材料轴向疲劳试验方法(轴向力控制)。
ISO12107:2012:塑料疲劳试验——三点弯曲法(测定疲劳寿命)。
GB/T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的高循环疲劳试验)。
ASTME606-12: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采用线性弹性断裂力学)。
ISO6892-2:201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用于热疲劳试验中的温度控制)。
GB/T13816-2009: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测定焊接接头的疲劳极限)。
ASTMD7791-12:高分子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采用紧凑拉伸试样)。
ISO14124:2016:纤维增强塑料疲劳试验——拉-拉疲劳法(测定纤维增强塑料的疲劳寿命)。
GB/T26077-2010: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方法(应变控制模式)。
ASTME1820-21:断裂力学试验方法(包括疲劳裂纹起始和扩展的测定)。
GB/T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疲劳试验方法(测定S-N曲线)。
ISO1352:2019: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疲劳试验(屈挠龟裂法)。
检测仪器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采用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实现拉、压、弯、扭等多种载荷类型的循环加载,加载力范围为0~1000kN,用于疲劳寿命、疲劳极限、低周疲劳等项目的检测。
高频疲劳试验机:加载频率为50~300Hz,最大加载力为0~200kN,适用于高循环疲劳(10^6~10^8次)试验,可快速评估材料的疲劳极限。
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机:配备引伸计(分辨率0.001mm)、显微镜(放大倍数100~500倍)等裂纹长度测量系统,加载力范围为0~100kN,用于测量裂纹扩展速率。
热疲劳试验机:结合温度循环控制(温度范围-100~1000℃,温度变化速率1~50℃/min)与机械加载(加载力0~500kN),模拟温度变化与机械应力共同作用的环境,用于热疲劳寿命检测。
接触疲劳试验机:通过滚动或滑动接触方式施加循环载荷(接触应力100~5000MPa,转速100~5000rpm),模拟齿轮、轴承等部件的实际工作条件,检测接触疲劳寿命。
低周疲劳试验机:具有高应变控制精度(0.01%),应变范围0.1%~5%,加载力0~500kN,用于低周疲劳(<10^4次)试验,评估材料在高应力下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寿命。
疲劳寿命预测系统:结合试验机数据(载荷、应变、循环次数)与疲劳理论(S-N曲线、裂纹扩展模型、Miner法则),对材料或构件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为设计提供支持。
超声疲劳试验机:加载频率为10~20kHz,最大加载力为0~10kN,适用于超高循环疲劳(10^9~10^10次)试验,评估材料在极低应力下的疲劳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量材料的动态模量(存储模量、损耗模量)和阻尼因子(tanδ)随温度、频率的变化,用于分析材料的疲劳性能(如高分子材料的疲劳耐热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抗落球冲击检测
下一篇:抗蠕变性能分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