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中和抗体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病毒中和试验:基于活病毒感染评估抗体中和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病毒滴度范围(如102-108 TCID50/mL)、抗体稀释梯度(1:10至1:1000)和中和效率百分比计算。
假病毒中和试验:采用重组假病毒系统测量抗体中和效果,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荧光报告基因表达强度、中和抗体半抑制浓度IC50值(范围0.1-100 μg/mL)和假病毒颗粒浓度测定。
细胞培养中和试验:在体外细胞模型JianCe测中和抗体活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细胞存活率(MTT法检测)、病毒复制抑制率(基于CPE评分)和中和时间动力学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定量中和抗体水平,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吸光度值(OD450nm测量)、结合亲和力常数Kd(单位nM)和检测下限(如0.1 ng/mL)。
荧光中和试验:利用荧光标记评估抗体中和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荧光强度信号、中和半有效浓度EC50值(范围1-1000 nM)和荧光淬灭率分析。
中和抗体效价测定:定量抗体中和能力的血清滴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血清稀释终点(如1:1280)、中和效价单位(IU/mL)和效价稳定性测试。
交叉中和能力检测:评估抗体对不同病原体毒株的广谱中和效果,具体检测参数包括交叉中和指数(计算不同毒株IC50比率)、序列同源性分析和多毒株抑制率测量。
抗体亲和力测定:测量抗体与抗原结合强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解离常数Kd值(单位nM)、亲和力常数Ka(单位M-1)和结合动力学参数(如kon/koff)。
中和动力学分析:研究中和过程的时间依赖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时间常数(τ值)、中和速率常数(min-1)和半衰期测定。
微中和试验:微型化高通量检测方法,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微孔板孔数(如96孔或384孔)、自动化重复次数(≥3次)和中和活性阈值设定。
血清中和试验:针对临床血清样本的中和抗体检测,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血清样本体积(50-100 μL)、中和活性百分比和样本预处理温度控制。
活病毒中和试验:使用活性病原体评估抗体保护效果,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感染复数(MOI值0.01-10)、病毒中和曲线拟合和安全性验证参数。
检测范围
疫苗临床试验:评估疫苗接种后诱导中和抗体水平和持久性。
传染病诊断:用于确诊病毒感染和免疫状态监测。
免疫治疗开发:中和抗体疗法研究和优化过程。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中和抗体水平分布。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抗体药物或生物类似物的中和活性检测。
抗病毒药物筛选:筛选潜在中和抗体候选物和抑制剂。
动物模型验证:在动物模型中测试中和抗体保护效果。
临床样本分析:医院实验室对患者血清或血浆样本进行中和检测。
公共卫生监测:疫情期间中和抗体水平动态监测。
科研机构研究:基础科学中和机制和免疫应答研究。
诊断试剂验证:商业诊断试剂盒中和方法验证。
疫苗效力评价:新疫苗批次中和抗体响应评估。
检测标准
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要求。
ASTM E2523:体外生物测定评估指南。
GB/T 14233.1:医疗器械基本测试方法通用要求。
ISO 17511: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计量可追溯性要求。
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GB/T 27401: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ISO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
GB/T 19633: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确认指南。
ISO 1497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应用。
检测仪器
微孔板阅读器:用于测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的光吸收或荧光信号,在本检测中定量抗体结合强度和中和活性。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记和荧光信号变化,在本检测中评估细胞水平和中和抗体对感染抑制效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量病毒核酸复制量变化,在本检测JianCe测中和抗体对病毒复制抑制率。
生物安全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在本检测中确保活病毒样本处理的安全防护。
离心机:分离血清或细胞组分,在本检测中执行样本制备和澄清步骤。
细胞培养箱:维持细胞生长所需恒定条件,在本检测中支持细胞中和试验的培养过程。
荧光显微镜:可视化细胞病变效应,在本检测中观察中和抗体抑制病原体感染效果。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智能型阀门电动装置检测
下一篇:中空玻璃耐冲击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