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热失重分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3  

高分子材料热失重分析检测通过监测材料质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评估热稳定性和分解行为。该方法适用于聚合物材料研发和质量控制,关键检测要点包括起始分解温度、最大分解速率、残余质量百分比等参数,为材料热性能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起始分解温度测定:确定材料开始分解的温度点,具体检测参数为温度范围50-1000°C,精度±1°C。

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测定:识别质量损失速率最高的温度,具体检测参数为温度点定位误差±0.5°C。

残余质量百分比测定:计算加热后剩余质量占比,具体检测参数为百分比范围0-100%,分辨率0.1%。

水分含量测定:量化材料中水分挥发量,具体检测参数为质量损失速率0.01-10 mg/min。

挥发分含量测定:评估低分子量物质挥发程度,具体检测参数为温度区间100-300°C,检测限0.01 mg。

灰分含量测定:测定无机残留物质量,具体检测参数为高温段600-800°C,残余量精度±0.05 mg。

热稳定性评价:分析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具体检测参数为分解起始温度与目标值偏差±2°C。

氧化稳定性分析:检测材料在氧化环境中的分解行为,具体检测参数为氧气流量20-100 mL/min,质量变化速率0.05 mg/s。

聚合物降解行为研究:观察降解过程动力学,具体检测参数为活化能计算误差±5 kJ/mol。

添加剂含量分析:量化添加剂挥发或分解量,具体检测参数为特定温度段质量损失,检测限0.02 mg。

共聚物组成分析:确定共聚物组分比例,具体检测参数为分解温度差±1°C,组成比精度±2%.

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推导反应动力学模型,具体检测参数为速率常数k值范围0.001-1 s⁻¹。

检测范围

聚乙烯材料:用于包装薄膜和容器的热稳定性评估。

聚丙烯材料:涉及汽车部件和医疗器械的热分解行为分析。

聚氯乙烯制品:针对建材和管材的热性能测试。

工程塑料如尼龙:应用于机械零件的高温稳定性检测。

橡胶制品:涵盖轮胎和密封件的氧化降解研究。

复合材料:包括纤维增强聚合物的热失重特性分析。

涂料和涂层:用于表面保护材料的热分解速率测定。

粘合剂:涉及胶粘剂在高温下的残留质量评价。

纤维材料:包括合成纤维的热稳定性监测。

包装材料:针对食品和药品包装的热性能质量控制。

医疗器械组件:如导管和植入物的热分解风险评估。

电子封装材料:用于绝缘体和外壳的热失重行为测试。

检测标准

ASTM E1131-08: 热失重分析的标准方法。

ISO 11358: 塑料热失重测定法。

GB/T 33047: 塑料热失重法测定挥发分含量。

ASTM D3850: 热重分析测定挥发物标准。

ISO 9924-1: 橡胶热失重分析方法。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标准。

ASTM E794: 熔融和结晶温度热分析。

ISO 11357: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

GB/T 19466: 塑料热分析通用标准。

ASTM E2550: 热重分析仪校准规范。

检测仪器

热重分析仪:通过天平系统连续记录质量变化,具体功能为监测材料质量损失与温度关系。

差热分析仪:测量样品与参比物间温度差,具体功能为检测热分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效应。

差示扫描量热仪:量化热流变化,具体功能为分析热失重过程中的能量转移。

热重-质谱联用仪:结合质谱检测分解气体,具体功能为识别挥发物成分。

热重-红外联用仪: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气体,具体功能为鉴定热分解产物。

微天平系统:提供高精度质量测量,具体功能为支持低质量样品检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