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红外光谱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16  

胶体红外光谱检测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胶体体系的分子振动特征,鉴定化学成分与结构。核心检测内容包括官能团识别、键振动频率测定、浓度定量分析以及粒度相关性评估。检测过程强调样品制备标准化、光谱采集精度和数据处理可靠性,确保结果客观准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分子结构分析:鉴定胶体样品中分子键类型与空间构型。具体检测参数包括C-H伸缩振动在2920cm⁻附近峰位、O-H弯曲振动在1640cm⁻强度。

官能团识别:测定分散相或连续相中特定官能团存在与否。具体检测参数为羰基在1700cm⁻吸收带、氨基在3300cm⁻峰值位置。

浓度定量:通过光谱吸收强度计算成分相对含量。具体检测参数涉及校准曲线斜率、摩尔吸光系数在特定波长。

粒度效应校正:评估胶体粒子尺寸对光谱散射影响。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基线偏移量校正、散射因子在400-700cm⁻范围。

分散稳定性监测:分析胶体随时间变化的红外特征。具体检测参数为峰位移速度、强度衰减率在24小时周期。

溶剂相互作用研究:考察连续相与分散相分子间作用。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溶剂峰宽变化、氢键位移在50cm⁻内。

表面改性分析:检测胶体粒子表面修饰层化学特性。具体检测参数为修饰剂特征峰如硅烷基在1100cm⁻强度。

污染物检测:识别胶体中杂质或降解产物。具体检测参数涉及未知峰解析阈值、信噪比大于3。

相转变追踪:观察温度诱导胶体相变过程。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相变点红外突变、热滞后范围在5C内。

定量限评估:确定检测最低灵敏度。具体检测参数为检出限计算、线性范围信噪比10。

偏振红外分析:研究胶体分子取向排列效应。具体检测参数包括二色性比值、偏振角在0-90度变化。

检测范围

制药纳米载体:药物负载胶体分散体系。

食品乳液:乳制品中脂肪-水胶体系统。

化妆品乳化体系:护肤品油-水混合胶体。

纳米材料悬浮液:碳纳米管或金属氧化物分散。

陶瓷浆料:无机粉末在水性或有机介质胶体。

生物培养基:细胞培养液胶体成分。

环境水样:天然水体中胶体污染物。

涂料分散体:油漆配方聚合物-溶剂胶体。

石油乳状液:原油中水-油乳化胶体。

聚合物胶乳:合成橡胶乳胶分散体系。

墨水悬浮液:印刷油墨颜料分散胶体。

检测标准

ASTME168: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标准实践。

ISO18320:胶体稳定性红外评估方法。

GB/T13301:红外光谱通则检测规范。

ISO10640:聚合物降解红外监测规程。

GB/T6040:物质红外光谱鉴定基本要求。

ASTME1421:红外定量分析标准指南。

ISO13837:胶体粒度红外相关性测定。

GB/T19077:粒度分布红外间接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基于干涉原理获取高分辨率光谱,用于胶体样品全波段扫描和分子振动特征分析。

衰减全反射附件:通过内反射减少样品处理影响,实现液体胶体原位测量和表面敏感检测。

显微镜红外系统:结合光学显微技术,针对微区胶体粒子进行定位光谱采集与成分映射。

温度控制单元:集成温控装置,监测胶体相变或稳定性过程中的实时光谱变化。

偏振红外模块:利用偏振光分析分子取向,评估胶体分散相排列效应和二色性参数。

流动池装置:设计流动通路,支持连续胶体体系在线监测和动态光谱数据捕获。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