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光伏薄膜水汽透过率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水汽透过率(WVTR):测量光伏薄膜在规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的水汽渗透速率,评估材料的水汽阻隔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测试温度40℃0.5℃、相对湿度90%RH2%RH、测试面积100cm1cm、检测下限0.01g/(m24h)。
温度依赖性测试:分析水汽透过率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用于评估光伏薄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温度范围-40℃~85℃、温度步长5℃、每个温度点稳定时间2h、数据记录间隔10min。
湿度依赖性测试:研究相对湿度对水汽透过率的影响,为光伏组件的应用环境选择提供依据,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相对湿度范围30%RH~95%RH、湿度步长10%RH、平衡时间1h、每个湿度点测试时间24h。
薄膜厚度影响评估:探讨薄膜厚度与水汽透过率的相关性,用于优化光伏薄膜的厚度设计,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薄膜厚度范围10μm~200μm、厚度测量精度1μm、同一材料不同厚度样品数量≥5个、WVTR与厚度的线性相关性系数≥0.95。
加速老化后水汽透过率:测试光伏薄膜经高温高湿老化后的水汽阻隔性能保留率,评估材料的长期可靠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老化条件85℃/85%RH、老化时间1000h、老化后测试环境40℃/90%RH、性能保留率≥80%。
边缘密封性能:测定光伏薄膜边缘处理后的水汽渗透量,评估密封工艺的有效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边缘密封宽度5mm0.5mm、测试时间72h、边缘水汽渗透量占总渗透量的比例≤5%、密封材料剥离强度≥1N/cm。
双向水汽透过率:比较光伏薄膜正反面的水汽渗透差异,用于判断材料的方向性对性能的影响,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正反向测试顺序(先正面后反面)、每个方向测试时间24h、正反向WVTR差值≤10%、测试重复次数≥3次。
压力依赖性测试:分析气压变化对水汽透过率的影响,模拟高海拔或低气压环境下的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测试压力范围50kPa~150kPa、压力步长10kPa、压力稳定时间30min、WVTR压力系数≤0.01g/(m24hkPa)。
cyclic温湿度变化下WVTR:评估温度湿度循环变化对水汽透过率的影响,模拟光伏组件的实际使用环境,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循环条件(-40℃/20%RH→85℃/90%RH)、循环次数10次、循环后WVTR变化率≤20%、每次循环时间12h。
多层薄膜界面水汽渗透:检测多层复合光伏薄膜界面的水汽渗透贡献,优化复合结构设计,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层间剥离强度≥1N/cm、界面水汽渗透量占总渗透量的比例≤15%、每层薄膜厚度测量精度1μm。
检测范围
光伏组件封装薄膜:包括EVA薄膜、POE薄膜、PVB薄膜等,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片,防止水汽进入组件内部,是光伏产品的核心封装材料。
柔性光伏薄膜:如CIGS薄膜、CdTe薄膜、OPV薄膜等,适用于柔性光伏组件,需要具备高水汽阻隔性以保障电池片的长期性能。
光伏背板薄膜:作为光伏组件的背面保护材料,如TPT薄膜、TPE薄膜,其水汽透过率直接影响组件内部电路和电池片的使用寿命。
光伏胶膜:用于粘结光伏玻璃与电池片的胶膜材料,如硅酮胶膜、聚氨酯胶膜等,其水汽阻隔性能决定了组件的防潮能力。
光伏封装用隔离膜:置于电池片与背板之间的隔离材料,如PET隔离膜、PP隔离膜,需具备低水汽透过率以防止水汽扩散。
太阳能电池封装薄膜:包括晶体硅电池封装薄膜、薄膜电池封装薄膜等,用于保护电池片免受水汽侵蚀,是光伏组件的关键防护层。
光伏组件用防水薄膜:用于组件边缘密封的防水材料,如丁基橡胶薄膜、EPDM薄膜,防止雨水、露水渗透至组件内部。
光伏电站用封装薄膜: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的组件封装材料,如耐候性PVDF薄膜、PVF薄膜,需长期抵抗户外水汽和紫外线侵蚀。
便携式光伏产品薄膜:如便携式太阳能板的封装薄膜,如PET/AL/PE复合薄膜,要求轻量化且具备高水汽阻隔性以适应户外使用。
光伏电池封装用水汽阻隔膜:即barrierfilm,如氧化铝涂层PET膜、氧化硅涂层PP膜,用于提高光伏组件的防潮性能,是高端光伏产品的必备材料。
检测标准
ASTMF1249-20:《使用调制红外传感器测定塑料薄膜和片材水汽透过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15106-3:2003:《塑料.薄膜和片材.水汽透过率的测定.第3部分:电解传感器法》
GB/T26253-2010:《塑料薄膜和片材水汽透过率的测定红外检测器法》
ASTMD6701-19:《使用动态相对湿度法测定塑料薄膜和片材水汽透过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2528:2017:《纸和纸板.水汽透过率的测定.杯式法》
GB/T1037-2021:《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的测定杯式法》
ASTMF2298-13(2018):《使用电量分析传感器测定薄膜和片材水汽透过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18109-3:2015:《光伏组件封装材料.第3部分:水汽阻隔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31034-2014:《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水汽阻隔膜》
IEC61730-2:2016:《光伏组件安全要求.第2部分:试验要求》
检测仪器
红外水汽透过率测试仪:基于红外传感器原理设计,用于测量光伏薄膜的水汽透过率,具体功能包括实时监测水汽渗透速率、自动控制测试环境(温度40℃0.5℃,湿度90%RH2%RH)、计算并输出WVTR值(单位:g/(m24h))。
电解传感器式水汽透过率测试仪:采用电解传感器检测渗透的水汽,适用于高阻隔性光伏薄膜(如氧化铝涂层膜)的检测,具体功能包括高灵敏度检测(下限可达0.001g/(m24h))、长时间稳定运行(≥72h)、数据自动存储与导出。
动态湿度法水汽透过率测试仪:通过动态调节湿度差来测量水汽透过率,适用于多层复合光伏薄膜的检测,具体功能包括模拟不同环境湿度条件(30%RH~95%RH)、快速测试(测试时间≤24h)、实时显示湿度变化曲线。
杯式水汽透过率测试仪(重量法):采用杯式装置,通过称量吸水剂的重量变化计算水汽透过率,适用于光伏薄膜的基础材料检测,具体功能包括操作简单、成本低、符合GB/T1037-2021标准要求。
温度湿度循环试验箱:用于模拟光伏薄膜在极端环境下的老化情况,具体功能包括提供-40℃~85℃的温度范围、30%RH~95%RH的湿度范围、设置循环次数(≤1000次)、实时监测箱内温度湿度。
薄膜厚度测量仪:用于测量光伏薄膜的厚度,为水汽透过率的分析提供基础参数,具体功能包括接触式/非接触式测量模式选择、精度1μm、测量范围10μm~200μm、数据实时显示。
电子天平:用于杯式法测试中的重量称量,具体功能包括高精度(可读性0.1mg)、防风罩设计(减少环境影响)、数据自动传输至计算机(与测试软件联动)。
恒温恒湿箱:为水汽透过率测试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具体功能包括温度控制范围10℃~60℃(精度0.5℃)、湿度控制范围40%RH~95%RH(精度2%RH)、内部风速≤0.5m/s(避免样品表面气流扰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储能电池热失控预警检测
下一篇:组件电势诱导衰减测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