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磁滞损耗循环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磁滞回线面积:反映单位体积磁性材料每周期的磁滞损耗,是评估材料能量损耗的直接指标,测量范围0.1~1000J/m,测试精度2%。
矫顽力:使磁性材料剩余磁感应强度降至零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反映材料保持磁性的能力,测试范围0~1000kA/m,精度1%。
剩余磁感应强度:外部磁场消失后材料保留的磁感应强度,与材料的磁存储能力相关,测量范围0~2.5T,精度0.01T。
最大磁能积:磁滞回线中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乘积的最大值,表征硬磁材料的磁能存储能力,计算范围0~500kJ/m,精度0.5%。
初始磁导率:低磁场强度下(通常H≤10A/m)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反映材料在弱磁场中的导磁能力,测量范围10~100000H/m,精度1%。
最大磁导率:磁滞回线上升段斜率的最大值,反映材料在最佳状态下的导磁能力,测量范围100~1000000H/m,精度1%。
交变磁场频率响应:测量不同频率交变磁场下磁滞损耗的变化,评估材料在高频应用中的性能稳定性,频率范围50Hz~10kHz,损耗变化率测量精度2%。
温度依赖性:测试温度变化对磁滞损耗、矫顽力等参数的影响,反映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温度范围-40~150℃,温度精度0.5℃。
循环寿命:模拟材料在多次磁循环(如电机启动停止)后的性能退化情况,评估材料的耐用性,循环次数10~10⁶次,性能退化率测量精度3%。
饱和磁感应强度:材料达到磁饱和时的磁感应强度,是材料磁性能的重要指标,测量范围0~2.5T,精度0.01T。
磁滞损耗系数:单位质量材料的磁滞损耗,计算公式为磁滞回线面积除以材料密度,单位W/kg,测量精度2%。
动态磁滞损耗:材料在动态交变磁场下的磁滞损耗,考虑频率、磁通密度变化的影响,测量范围0.1~1000W/kg,精度3%。
可逆磁导率:磁场强度变化时磁感应强度的可逆变化率,反映材料磁性能的稳定性,测量范围10~100000H/m,精度1%。
检测范围
软磁性材料:包括硅钢片、坡莫合金、铁氧体、软磁复合材料等,主要用于电机、变压器、电感的铁芯,需评估其磁滞损耗以提高能量效率。
硬磁性材料:如钕铁硼、钐钴、铝镍钴、铁氧体永磁等,用于永磁电机、磁传感器、扬声器等,磁滞损耗影响其磁性能稳定性。
电工钢片(带):分为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是变压器、电机的核心材料,磁滞损耗是其关键性能指标之一。
非晶/纳米晶材料: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滞损耗特性,用于高频变压器、开关电源、电感等,需测试其在高频下的磁滞损耗。
铁氧体磁芯:包括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用于开关电源、滤波器、变压器等,磁滞损耗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
粉末冶金磁性材料:如铁基粉末磁芯、软磁复合材料,用于复杂形状的电磁部件,磁滞损耗是其质量控制的重要参数。
磁性薄膜:包括钕铁硼薄膜、钴基薄膜、铁氧体薄膜,用于微型电机、磁记录介质、传感器等,需测试其薄膜状态下的磁滞损耗。
磁致伸缩材料:如Terfenol-D、铁镓合金,用于超声换能器、振动传感器、精密致动器,磁滞损耗影响其能量转换效率。
电磁兼容材料:如磁性吸波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磁滞损耗是其吸收电磁波能量的重要机制。
电机绕组材料:包括磁性铜线、绝缘磁性材料,用于提高电机绕组的导磁性能,磁滞损耗测试评估其对电机效率的影响。
变压器铁芯材料:如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非晶铁芯,用于电力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磁滞损耗是其空载损耗的主要来源。
电感元件:包括绕线电感、贴片电感、共模电感等,磁滞损耗影响其Q值和能量效率,需测试其在工作频率下的损耗。
检测标准
ASTMA343-19:用磁滞曲线图法测量磁性材料磁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A773-20:坡莫合金磁性能测试的标准方法。
ASTMA972-18:磁性材料循环磁滞损耗测试的标准方法。
ISO6040:2018:软磁材料磁性能测量的国际标准。
ISO17973:2016:硬磁材料磁滞回线测量的国际标准。
GB/T3655-2017: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的国家标准。
GB/T13012-2018:铁氧体磁芯磁性能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
GB/T19346-2003:非晶态软磁合金磁性能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
GB/T2522-2017:电工钢片(带)中频磁性能测量方法的国家标准。
JB/T10129-2014:软磁复合材料磁性能测试方法的行业标准。
IEC60404-1:磁性材料术语的国际标准。
IEC60404-2:软磁材料磁性能测量的国际标准。
检测仪器
磁滞回线测试仪:用于测量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获取磁滞面积、矫顽力、剩余磁感应强度等参数,磁场强度范围0~2000kA/m,磁感应强度测量精度0.5%,支持直流和交流磁场测试。
交变磁场发生器:配合磁滞回线测试仪使用,产生可控的交变磁场,频率范围50Hz~10kHz,磁场均匀性2%,磁场强度稳定性1%。
磁导率测试仪:测量材料的初始磁导率和最大磁导率,测试范围10~100000H/m,精度1%,支持自动温度补偿功能。
温度可控磁性能测试系统:集成温度箱与磁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磁滞损耗,温度范围-40~150℃,温度精度0.5℃,数据采集速率100Hz。
高频磁性能测试仪:专门用于高频环境下的磁滞损耗测试,频率范围1kHz~100kHz,损耗测量精度2%,支持实时数据传输与分析。
循环寿命测试系统:模拟材料在多次磁循环后的性能变化,循环次数可达10⁶次,记录磁滞损耗、矫顽力等参数的退化情况,数据存储容量≥10GB。
剩磁测试仪:测量材料的剩余磁感应强度,范围0~2.5T,精度0.01T,支持数字显示与数据输出。
矫顽力测试仪:测量材料的矫顽力,范围0~1000kA/m,精度1%,采用电子积分法提高测量准确性。
磁能积测试仪:计算材料的最大磁能积,范围0~500kJ/m,精度0.5%,支持自动绘制磁能积曲线。
磁场强度计:用于校准测试中的磁场强度,范围0~2000kA/m,精度0.5%,支持手持和固定两种测量方式。
磁通计:测量magneticflux(磁通量),范围0~10Wb,精度0.1%,配合线圈使用以计算磁感应强度。
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材料的磁矩,范围10⁻⁶~10⁻Am,精度0.5%,用于微小样品的磁性能测试。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比热容温度试验检测
下一篇:应变敏感性实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