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比热容温度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定压比热容(Cp):测量材料在恒定压力下单位质量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温度范围-196℃~1500℃,测量精度1%,重复性误差0.5%,数据分辨率0.01J/(g℃)。
定容比热容(Cv):恒定体积下单位质量温度变化1℃的热量变化,测试温度20℃~1200℃,重复性误差0.5%,支持气体、液体、固体样品检测。
比热容温度系数:描述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速率,计算范围-50℃~800℃,系数精度0.001J/(g℃),温度间隔10℃,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相变潜热:材料发生相变(熔化/凝固、汽化/冷凝)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相变温度测量精度0.1℃,潜热误差2%,支持固-液、液-气相变分析。
高温比热容: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比热容特性,测试温度800℃~2000℃,采用激光flash法,热扩散率精度2%,样品尺寸φ10mm2mm。
低温比热容:低温条件下材料的比热容表现,温度范围4K~200K,使用绝热calorimeter,测量精度1%,样品质量10~50g,适用于超导材料。
比热容量程线性度:验证比热容测量值随温度变化的线性关系,线性偏差≤0.3%,温度间隔10℃,测试点≥20个,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
比热容滞后现象:材料升温与降温过程中比热容的差异,滞后温度范围20℃~500℃,差值分析精度0.2J/(g℃),曲线重合度≥95%。
复合材比热容均匀性:检测复合材料不同区域的比热容一致性,采样点≥10个,变异系数≤1.5%,区域误差0.5J/(g℃)。
热扩散率关联比热容:通过热扩散率(α)、密度(ρ)和导热系数(λ)计算比热容(Cp=αρλ),热扩散率精度2%,密度精度0.001g/cm,导热系数误差3%。
比热容温度曲线重复性:多次测量比热容温度曲线的一致性,重复测量次数≥3次,曲线重合度≥98%,温度偏差≤1℃。
检测范围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结构材料,需检测其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为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热设计依据。
陶瓷材料:如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硼等高温陶瓷,用于评估高温下的热稳定性,保障其在耐火材料、电子封装中的应用性能。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树脂等,检测其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的比热容变化,为汽车内饰、家电外壳等产品的热管理提供数据。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分析各组分比热容的协同效应,优化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电池材料:正极材料(如lithiumcobaltoxide)、负极材料(石墨),用于优化电池热管理,防止过温导致的性能衰减或安全问题。
热电材料:碲化铋、锑化铅等,检测其在热电转换过程中的比热容特性,提高热电效率。
建筑材料:混凝土、保温材料、防火材料,评估其thermalperformance,为建筑节能、防火设计提供支持。
航空航天材料:钛合金、高温合金、热防护材料,适应极端温度环境需求,保障航天器安全。
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硅、砷化镓)、封装材料,保障电子器件热可靠性,防止热失效。
新能源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燃料电池电解质,优化能量转换效率,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生物医学材料:植入式医疗器械材料(钛合金、聚乙烯),确保体内温度适应性,保障医疗设备安全性。
检测标准
ASTME1269-20:JianCeTestMethodforThermalDiffusivitybytheFlashMethod(激光flash法测量热扩散率,间接计算比热容)
ISO11357-4:2014:Plastics-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DSC)-Part4:DeterminationofSpecificHeatCapacity(塑料比热容的DSC测定方法)
GB/T34235-2017:固体材料比热容的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采用DSC法直接测定固体材料的比热容)
ASTME2716-18:JianCeTestMethodforSpecificHeatCapacityby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DSC)(DSC法直接测定比热容的标准方法)
ISO22007-2:2009:Plastics-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TGA)-Part2:DeterminationofSpecificHeatCapacity(热重分析法结合DSC测定塑料比热容)
GB/T38093-2019:金属材料高温比热容的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金属材料高温下比热容的DSC测定方法)
ASTME1461-21:JianCeTestMethodforThermalConductivityofSolidsbyMeansoftheGuardedHeatFlowMeter(热流计法测定导热系数,结合密度和热扩散率计算比热容)
ISO17025:2017:GeneralRequirementsfortheCompetenceofTestingandCalibrationLaboratories(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确保比热容检测的质量)
GB/T22588-2008:材料热膨胀系数、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激光闪光法(激光闪光法同时测定热膨胀系数、比热容和导热系数)
ASTMD3418-15:JianCeTestMethodforTransitionTemperaturesandEnthalpiesofFusionandCrystallizationofPolymersby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DSC)(聚合物相变过程中的比热容和潜热测定标准)
检测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用于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直接测定定压比热容,温度范围-150℃~700℃,热量分辨率0.1μW,基线漂移≤0.5μW/℃,支持动态/静态测试模式。
激光闪光热导仪:通过激光脉冲加热样品表面,测量背面温度响应,计算热扩散率,进而得到比热容(Cp=αρλ),温度范围室温~2000℃,热扩散率精度2%,样品尺寸φ10mm2mm,支持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测试。
绝热式量热仪:用于低温或高温下材料比热容的精确测量,通过绝热环境减少热损失,温度范围4K~800K,测量精度0.5%,样品质量10~100g,适用于超导材料、低温合金等。
同步热分析仪(STA):结合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功能,同时测定质量变化和比热容,温度范围室温~1500℃,TGA精度0.1μg,DSC分辨率1μW,支持多氛围(空气、氮气、氩气)测试。
热流计法导热仪: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结合密度和热扩散率数据计算比热容,温度范围-50℃~500℃,导热系数精度3%,样品尺寸200mm200mm20mm,适用于建筑材料、保温材料。
低温比热容测试仪:采用绝热去磁法或氦制冷技术,测量材料在极低温下的比热容,温度范围0.1K~300K,测量精度1%,样品容量≤50g,支持固体、液体样品。
高温比热容测定仪:使用石墨管加热或感应加热,适用于金属、陶瓷等高温材料的比热容检测,温度范围500℃~3000℃,温度控制精度1℃,比热容误差2%,支持连续升温测试。
密度计:测量材料的密度,用于比热容计算(Cp=αρλ),密度范围0.001~20g/cm,精度0.0001g/cm,支持固体、液体样品,采用阿基米德原理或气体置换法。
热机械分析仪(TMA):测量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尺寸变化,辅助分析比热容与热膨胀的关系,温度范围-150℃~1000℃,位移分辨率0.1nm,力范围0.01~10N,支持线膨胀、体膨胀测试。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收集和分析比热容测试过程中的温度、热量、时间等数据,生成温度-比热容曲线,采样频率≥1kHz,分辨率16位,支持多通道同步采集,兼容DSC、激光闪光仪等设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交流损耗频率实验检测
下一篇:磁滞损耗循环测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