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中和剂定量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1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中和剂有效浓度范围:确定中和剂能够完全中和目标物质的浓度区间,测量范围0.1~100g/L,浓度梯度设置为0.1、1、10、100g/L
中和剂残留量:检测中和反应后体系中剩余的中和剂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定量限0.01mg/L,回收率90%~110%
目标微生物存活计数:评估中和剂对目标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中和效果,计数范围1~10^6CFU/mL,培养时间24~48h
化学物质残留量:测定中和后目标化学物质(如防腐剂、抗菌剂)的残留浓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下限0.001mg/L,相对标准偏差≤3%
中和反应时间:记录中和剂与目标物质完全反应的时间,时间分辨率0.1min,反应温度控制在251℃
pH变化范围:监测中和反应过程中体系pH的变化,评估中和剂对pH的影响,测量范围2~12pH,精度0.01pH
温度影响评估:考察不同温度下中和剂的效果,温度范围10~50℃,温度精度0.5℃
离子强度影响:分析离子强度对中和效果的影响,离子强度范围0.01~1mol/L,测定方法为离子色谱法
干扰物质影响:检测干扰物质(如蛋白质、糖类)对中和剂效果的影响,干扰物质浓度0.1~10g/L,评估指标为目标物质残留量
重复性试验:验证中和剂定量限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平行试验次数≥6次,相对标准偏差≤5%
再现性试验:考察不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参与实验室数量≥3家,相对偏差≤10%
检测范围
化妆品:护肤品、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如parabens)中和检测,确保产品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
药品:注射剂、口服药中的抑菌剂(如苯扎溴铵)中和验证,保障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可靠性
食品:食品添加剂(如山梨酸钾)、防腐剂的中和效果评估,防止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偏差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如余氯)的中和处理,确保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真实性
环境样品:废水、土壤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中和,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医疗器械:消毒器械(如碘伏)、植入物的中和剂验证,确保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可靠性
农业投入品:农药(如有机磷)、化肥的中和效果检测,防止农业产品检测结果误判
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如铅、镉)的中和处理,确保工业废水排放达标检测的准确性
化妆品原料: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中和效果评估,保障原料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生物制品:疫苗、血液制品中的稳定剂(如明胶)中和检测,确保生物制品安全性评价的可靠性
检测标准
ISO11737-1:2018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微生物学要求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
GB/T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微生物学检验
ASTME1052-20用于抗菌剂中和的标准试验方法
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ISO22716:2007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GMP)
GB/T5750.12-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ASTMD7392-18水中中和剂有效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21309-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抑制法
ISO10705-1:2002水的质量噬菌体的检测第1部分:噬菌体计数
GB/T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ISO17410:2009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肠杆菌科计数的水平方法
GB/T31658.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第1部分:沙门氏菌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用于分离和定量中和反应后的目标化学物质,检测中和剂残留量,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
微生物培养箱:提供恒温环境(361℃),用于目标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活计数,培养时间24~48h,湿度控制在70%~80%
pH计:采用玻璃电极,实时监测中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测量范围2~12pH,精度0.01pH,数据记录间隔1min
电子天平:精度0.1mg,用于精确称量中和剂及样品,保证检测过程中试剂浓度的准确性
恒温摇床:模拟不同温度条件(10~50℃),考察温度对中和剂效果的影响,摇床转速100~200rpm,温度精度0.5℃
离子色谱仪:配备电导检测器,测定中和后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如Na+、Cl-),分析离子强度对中和效果的影响,色谱柱为阴离子交换柱(250mm4.0mm),流动相为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100nm,通过吸光度变化(如280nm处蛋白质吸收峰)检测化学物质残留量,评估中和效果,分辨率0.1nm
生物安全柜:ClassII型,用于微生物检测中的无菌操作(如目标微生物存活计数),防止样品污染,风速0.38~0.5m/s
离心机:转速范围0~15000rpm,分离中和反应后的沉淀与上清液(如微生物细胞与培养液),便于后续检测,离心时间5~10min
酶标仪:波长范围400~750nm,用于微生物抑制法中的吸光度测定(如96孔板培养后的OD值),快速评估中和剂效果,检测速度≥200孔/分钟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接装纸胶合强度检测
下一篇:冻融循环后接缝耐久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