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饱和特性曲线分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7  

磁饱和特性曲线分析检测是评估磁性材料关键性能的核心技术手段,通过测定材料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感应强度变化,获取最大磁感应强度、矫顽力、剩磁等关键参数。检测聚焦磁滞回线形态、温度敏感性及频率响应等特性,为材料研发、器件设计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最大磁感应强度(Bs):表征材料在饱和磁场下的极限磁感应能力,检测范围0.1T~2.5T,精度±0.5%。

矫顽力(Hc):材料退磁所需反向磁场强度,分内禀矫顽力(Hcj)和矫顽力(Hc),测量范围10A/m~2000kA/m,精度±1%。

剩磁(Br):外磁场移除后材料保留的剩余磁感应强度,检测范围0.01T~2.0T,分辨率0.001T。

磁滞回线面积:反映材料磁化过程中能量损耗总量,计算回线包围面积,单位J/m³,误差≤2%。

初始磁导率(μi):低磁场强度下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比值,测量范围1×10⁻³~1×10⁵H/m,精度±3%。

损耗因子(tanδ):磁滞损耗与磁化损耗比值,表征材料高频磁性能,测试频率1kHz~1MHz,误差≤5%。

温度系数(α):磁感应强度随温度变化的相对比率,测试温度范围-50℃~200℃,精度±0.1%/℃。

频率响应特性: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磁性能变化,测试频率10Hz~100kHz,记录Bs和Hc随频率衰减速率。

磁致伸缩系数(λ):材料磁化时尺寸变化的相对量,测量范围-1×10⁻⁶~+2×10⁻⁶,精度±5%。

环境磁场干扰度:材料在杂散磁场中的磁性能偏移量,检测背景磁场0~50mT时的Bs变化,误差±0.2mT。

检测范围

硅钢片:电力变压器铁芯核心材料,需检测低损耗与高饱和磁感应特性。

坡莫合金:高导磁合金,用于精密电感与磁头,重点分析初始磁导率与矫顽力。

钕铁硼永磁体: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检测最大磁感应强度与温度稳定性。

铁氧体磁芯:软磁材料,应用于电感器与滤波器,关注损耗因子与频率响应。

非晶合金带材:低损耗软磁材料,用于高频变压器,需测定磁致伸缩系数与环境磁场干扰度。

变压器铁芯:电力设备关键部件,检测磁滞回线面积与饱和磁感应强度。

电机定子转子:驱动设备核心组件,分析剩磁与矫顽力匹配性。

电磁继电器铁芯:控制器件磁路元件,重点检测初始磁导率与温度系数。

磁记录介质:信息存储材料,关注磁致伸缩系数与高频响应特性。

传感器磁芯:磁敏元件基础材料,需测定环境磁场干扰度与频率稳定性。

检测标准

ASTMA342/A342M-19:硅钢片磁性能测试方法,规定直流磁化曲线与损耗测量流程。

IEC60404-1:2015:磁性材料第1部分:总则,定义磁性能术语与基本测试条件。

GB/T3656-2016:硅钢片磁性能试验方法,明确Bs、Hc及磁滞回线测量要求。

ISO15848:2014:软磁材料的磁特性测量方法,规范高频下损耗因子测试步骤。

GB/T13388-2009: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规定温度系数与时间稳定性检测标准。

ASTMA876/A876M-14:铁-钒合金磁性能测试,涉及磁致伸缩系数测量方法。

IEC60051-1:2018:直接作用模拟指示仪表及其附件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包含磁通计校准规范。

GB/T13888-2014:永磁材料温度系数测试方法,明确不同温度下Br与Hc的测量流程。

检测仪器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通过样品振动产生感应信号测量磁矩,量程10⁻⁹Am²~10⁻³Am²,用于高灵敏度磁滞回线绘制。

B-H分析仪:集成可编程电源与磁通检测模块,输出0~±2T可调磁场,实时记录B-H曲线并计算Bs、Hc等参数。

磁通计:采用零磁通检测技术,测量范围-10⁰Wb~+10⁰Wb,用于磁滞回线面积与磁通量变化分析。

磁导率测试系统:配置亥姆霍兹线圈与锁相放大器,频率范围10Hz~1MHz,测定初始磁导率μi与损耗因子tanδ。

高温磁性能测试炉:配备温控系统(-50℃~200℃)与磁场发生装置,实现温度梯度下Bs、Hc及温度系数的同步测量。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